7. (2024·南通海门区二模)如图为刊登在《救亡漫画》第五号(1937年10月10日)封面上的作品《今年的双十节》。漫画中的日本军官举起了双手,两只分别注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手中横抓着一杆步枪,其投影到日寇身后的墙上刚好构成一个连体的“双十”。该漫画意在 (

A.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强调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C.揭露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
D.宣传团结抗战中国必胜信念
D
)
A.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强调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C.揭露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
D.宣传团结抗战中国必胜信念
答案:D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
——摘编自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战争爆发前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的努力。
(2) 材料一中“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地区”的战略决战有哪些? 结合示意图中国共两党不同阶段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对比,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 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请根据材料二的书信内容,提炼一个观点,依据书信提供的线索,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材料一
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
——摘编自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战争爆发前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的努力。
(2) 材料一中“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地区”的战略决战有哪些? 结合示意图中国共两党不同阶段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对比,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 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请根据材料二的书信内容,提炼一个观点,依据书信提供的线索,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答案:(1)1945 年 8 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后双方达成“双十协定”;推动 1946 年政协会议的召开,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2)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还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等。(3)观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论述:1924 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但 1927 年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日本乘虚而入,发动侵华战争。1937 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再次挑起内战,进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9 年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历史告诉我们,国共两党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