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迨及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震动全国。国人对袁,大为愤恨!”此案的影响是(
A.武昌发生辛亥革命
B.孙中山发动护国战争
C.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D.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C
)A.武昌发生辛亥革命
B.孙中山发动护国战争
C.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D.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和所学可知,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此事件被称为“宋案”。“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了“二次革命”,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宋案”之前,排除;B、D两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C项。
12. 如图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
B.证实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深得民心
C.描绘了生物进化论的演进
D.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艰难
D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
B.证实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深得民心
C.描绘了生物进化论的演进
D.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艰难
答案:D
13. 同学们围绕“考察近代历史遗迹”制定了以下计划表,他们参观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相关史事|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
|参观地点|护国桥、护国路、护国纪念碑。|
A.昆明
B.武汉
C.广州
D.上海
A
)|相关史事|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
|参观地点|护国桥、护国路、护国纪念碑。|
A.昆明
B.武汉
C.广州
D.上海
答案:A
14. 下表为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首脑及其执政时间情况。该表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
|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锟|段祺瑞|张作霖|
|----|----|----|----|----|----|----|
|1916年6月—1917年7月|1917年7月—1918年10月|1918年10月—1922年6月|1922年6月—1923年10月|1923年10月—1924年11月|1924年11月—1926年4月|1927年6月—1928年6月|
A.军事独裁
B.政局动荡
C.社会黑暗
D.民生凋敝
B
)|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锟|段祺瑞|张作霖|
|----|----|----|----|----|----|----|
|1916年6月—1917年7月|1917年7月—1918年10月|1918年10月—1922年6月|1922年6月—1923年10月|1923年10月—1924年11月|1924年11月—1926年4月|1927年6月—1928年6月|
A.军事独裁
B.政局动荡
C.社会黑暗
D.民生凋敝
答案:B
15. 某本近代史方面的著作第三章目录如图所示,由此推断图中①处的标题应为(
|第三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
|辛亥革命胜利后的一般社会心理|
|袁世凯的独揽大权|
|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
|①|
A.革命旗手: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和建立民国
C.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D.军阀割据和混战局面的形成
D
)|第三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
|辛亥革命胜利后的一般社会心理|
|袁世凯的独揽大权|
|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
|①|
A.革命旗手: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和建立民国
C.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D.军阀割据和混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