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31年11月,在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指挥下,中国守军抱着“与城偕亡”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在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但终因孤军无援,伤亡过大而撤退。不久,齐齐哈尔沦陷。这段史实可以用于理解(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罪行
B.九一八事变前日军蓄谋已久的准备
C.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扩大侵略的范围
D.全民族抗战时期军民浴血奋战场景
C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罪行
B.九一八事变前日军蓄谋已久的准备
C.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扩大侵略的范围
D.全民族抗战时期军民浴血奋战场景
答案:C
2. 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伪满首都警察厅办公楼(今长春市公安局)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音像史料
A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音像史料
答案:A
3. 碑文铭刻历史。下列对如图纪念碑所示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场运动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B.这场运动打击了北洋政府对日妥协的卖国政策
C.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这是一场由工人阶级发起的抗日爱国救亡运动
C
)A.这场运动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B.这场运动打击了北洋政府对日妥协的卖国政策
C.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这是一场由工人阶级发起的抗日爱国救亡运动
答案:C
4. (2023·苏州改编)如图是创作于1937年2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该画作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C.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蕴含对国民革命的期待
B
)A.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C.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蕴含对国民革命的期待
答案:B
5. (2024·苏州吴中区段考)中国共产党从1937年2月到1937年9月,在西安、杭州、南京、庐山等地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协商和斗争。在谈判的曲折过程中,我党坚持革命原则,也作了重大的让步。1937年8月22日发布了八路军改编命令。这表明(
A.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B.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彻底消除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D.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C
)A.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B.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彻底消除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D.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