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欧洲人创办的中文报刊。
|名称|创办时间|地点|创办的首要目的|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马六甲|“故察世俗书必载道理各等也。……最大是神理(基督教教义)……”|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中国广州|“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条”,并介绍中西贸易的好处,强调“与外国通商愈兴,百姓愈享庶富之盛”。|
|《遐迩贯珍》|1853年|中国香港|尊重“列邦之善端”“中国之美行”以及促进中英两国的相互了解。|
——摘编自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
材料二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料。
|咸丰十年,英、法、美各国,乘洪、杨鸱张,求通商不决,率兵至大沽头。僧王焚其二艘,夷酋招集汉奸为洋马队,数月而成,奄至通州。上……仓皇率后嫔幸热河。……夷酋犯东便门,守城者开门迓(迎接)之入。|逆夷犹敢逞凶,带领夷兵,逼进通州,称欲带兵入见,朕若再事含容,其何以对天下?现已严饬统兵大臣带领各路马步诸军,与之决战。|
|——李光汉《圆明园词》|——咸丰十年八月初皇帝上谕|
(1)据材料一,简述中文报刊“创办的首要目的”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战败的因素。并写出两则史料的相同信息。(8分)
(3)综上所述,归纳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欧洲人创办的中文报刊。
|名称|创办时间|地点|创办的首要目的|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马六甲|“故察世俗书必载道理各等也。……最大是神理(基督教教义)……”|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中国广州|“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条”,并介绍中西贸易的好处,强调“与外国通商愈兴,百姓愈享庶富之盛”。|
|《遐迩贯珍》|1853年|中国香港|尊重“列邦之善端”“中国之美行”以及促进中英两国的相互了解。|
——摘编自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
材料二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料。
|咸丰十年,英、法、美各国,乘洪、杨鸱张,求通商不决,率兵至大沽头。僧王焚其二艘,夷酋招集汉奸为洋马队,数月而成,奄至通州。上……仓皇率后嫔幸热河。……夷酋犯东便门,守城者开门迓(迎接)之入。|逆夷犹敢逞凶,带领夷兵,逼进通州,称欲带兵入见,朕若再事含容,其何以对天下?现已严饬统兵大臣带领各路马步诸军,与之决战。|
|——李光汉《圆明园词》|——咸丰十年八月初皇帝上谕|
(1)据材料一,简述中文报刊“创办的首要目的”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战败的因素。并写出两则史料的相同信息。(8分)
(3)综上所述,归纳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4分)
答案:(1)变化:从传播基督教到宣传西方科技文化、要求中国与外国通商,再到鼓吹中英友善。(4分)第一次变化原因:鸦片战争前夕,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2分)第二次变化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需要维护在华既得利益。(2分)
(2)因素:列强联合侵华,实力强大;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部分国人出卖民族利益,甘为走狗;统治者外强中干,临阵脱逃。(答出其中三点,6分)信息:咸丰十年,外敌入侵,进至通州。(2分)(3)文化侵略;军事侵略;商品输出。(4分)
(2)因素:列强联合侵华,实力强大;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部分国人出卖民族利益,甘为走狗;统治者外强中干,临阵脱逃。(答出其中三点,6分)信息:咸丰十年,外敌入侵,进至通州。(2分)(3)文化侵略;军事侵略;商品输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