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53页解析答案
18.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抗战展开以来……敌国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由此成立。
--摘编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1938年)
材料二
|时间|文艺作品|作品创作背景|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又进一步侵略华北|
|1939年|歌曲《保卫黄河》|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大量国土沦陷|
|1940年|国画《愚公移山》|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4年|木刻年画(门画)《军民合作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根据地军民对日军发起反攻|
材料三 如图是1949年5月洪荒在目睹了人民解放军南下的场景时,回想起自己回乡探亲途中见到的国民党军队乱抓壮丁的罪行,提笔创作出的漫画《强烈的对比》。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的原因。(4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6分)
(3) 观察材料三中的漫画,请判断漫画的哪部分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6分)
(4) 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历史认识。(4分)
答案:(1)日本滥制战争文学,粉饰侵华战争;民族解放伟业的需要。(4分)(2)表现形式多样;贴近生活;配合抗战需要;体现时代特征。(答出其中三点,6分)(3)漫画下半部分。(2分)依据:漫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国民党士兵正在役使民夫,掳掠百姓,军民势同水火;下半部分描绘出解放军战士在帮助农民挑担和背稻谷,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4分)(4)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文学创作受时代影响,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出其中两点,4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