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有关“调查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活动的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需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和准备调查工具
C.选择物种少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只记录自己喜欢的成分
D.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C
)A.该活动的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需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和准备调查工具
C.选择物种少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只记录自己喜欢的成分
D.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答案:C
8.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生物影响环境
B.“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影响环境
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生物适应环境
D.“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生物影响生物
A
)A.“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生物影响环境
B.“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影响环境
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生物适应环境
D.“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生物影响生物
答案:A
9. 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
C.一块农田
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D
)A.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
C.一块农田
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答案:D
10.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进入宇宙的太空鱼缸里配备有4条斑马鱼和金鱼藻,组成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内部复杂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太空鱼缸”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太空鱼缸中的水属于影响斑马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B.太空鱼缸中的斑马鱼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C.太空鱼缸中的金鱼藻属于影响斑马鱼生活的生物因素
D.太空鱼缸中包含食物链:阳光→金鱼藻→斑马鱼
D
)A.太空鱼缸中的水属于影响斑马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B.太空鱼缸中的斑马鱼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C.太空鱼缸中的金鱼藻属于影响斑马鱼生活的生物因素
D.太空鱼缸中包含食物链:阳光→金鱼藻→斑马鱼
答案:D
11. 某生物学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 别 | 裸地组 | 草坪组 | 灌木丛组 |
| 空气湿度平均值 | 55.9% | 63.7% | 69.7% |

A.裸地组不含植被,不需要测量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空气湿度
D.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
D
)| 组 别 | 裸地组 | 草坪组 | 灌木丛组 |
| 空气湿度平均值 | 55.9% | 63.7% | 69.7% |

A.裸地组不含植被,不需要测量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空气湿度
D.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
答案:D
12. 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因为生物圈(
A.只包含岩石圈和水圈
B.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各种自然资源都取之不尽
D.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D
)A.只包含岩石圈和水圈
B.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各种自然资源都取之不尽
D.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