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课内重点片段阅读。(江苏省真题仿练)
①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②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③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④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⑤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1)选段既描写了五位壮士这个群体,又具体描写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语言,这种写法叫作“__
(2)品读画“____”的语句,句中的“砸”可以换成“投”“掷”或“扔”吗?为什么?
__
(3)读画“﹏”的句子,在批注框里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
(4)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称五位英雄为“战士”,到选段部分却改称为“壮士”,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改变称呼的原因。
__
①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②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③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④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⑤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1)选段既描写了五位壮士这个群体,又具体描写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语言,这种写法叫作“__
点面结合
__”。其中句__①②
__是面,句__③④⑤
__是点。这样写的好处是__让人既能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班长马宝玉的机智勇敢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__。(2)品读画“____”的语句,句中的“砸”可以换成“投”“掷”或“扔”吗?为什么?
__
不可以。"砸"字更能体现出战士们对敌人的强烈仇恨,以及他们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__(3)读画“﹏”的句子,在批注框里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
动作 刻骨仇恨 誓死杀敌
__(4)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称五位英雄为“战士”,到选段部分却改称为“壮士”,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改变称呼的原因。
__
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介绍了马宝玉等人接受掩护任务,是勇敢的战士;他们完成任务后本可以安全转移,但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上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改称他们为"壮士"。
__答案:4.
(1)点面结合 ①② ③④⑤
让人既能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班长马宝玉的机智勇敢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2)不可以。"砸"字更能体现出战士们对敌人的强烈仇恨,以及他们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动作 刻骨仇恨 誓死杀敌
(4)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介绍了马宝玉等人接受掩护任务,是勇敢的战士;他们完成任务后本可以安全转移,但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上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改称他们为"壮士"。
(1)点面结合 ①② ③④⑤
让人既能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班长马宝玉的机智勇敢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2)不可以。"砸"字更能体现出战士们对敌人的强烈仇恨,以及他们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动作 刻骨仇恨 誓死杀敌
(4)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介绍了马宝玉等人接受掩护任务,是勇敢的战士;他们完成任务后本可以安全转移,但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上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改称他们为"壮士"。
5. 小练笔 红色剧场的演出结束后,同学们制作了新时期的“英雄”海报,延续英雄精神。请你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帮他们配一段文字。


他们是逆行而战的英雄,冲天的火光遮住了他们坚毅的脸。一名消防员手持水枪,不顾危险,勇敢地冲在第一线。他们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答案:5. 示例:他们是逆行而战的英雄,冲天的火光遮住了他们坚毅的脸。一名消防员手持水枪,不顾危险,勇敢地冲在第一线。他们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