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2025年补充习题江苏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 第10页解析答案
1. 下列关于得到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工业上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从空气中制取氧气
B.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必须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高锰酸钾或氯酸钾,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
答案:【解析】:
A选项:工业上确实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的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这是工业制氧的常用方法,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选项: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这是生物学中的基本知识,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的。
C选项: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虽然二氧化锰是一个常用的催化剂,但它并不是必须的。其他物质,如硫酸铜溶液、氧化铜等,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甚至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过氧化氢也会缓慢分解产生氧气。因此,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D选项: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都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原料。高锰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产生氧气,而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也会分解产生氧气。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C
2.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C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气体的收集方法,需要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排水法要求气体难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要求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分析选项:
A选项: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选项: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选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选项: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答案】:C
3. 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B
)。
A.碳+氧气$\xrightarrow{\text{点燃}}$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xrightarrow{\text{点燃}}$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xrightarrow{\text{加热}}$汞+氧气
D.磷+氧气$\xrightarrow{\text{点燃}}$五氧化二磷
答案:解: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A. 碳+氧气$\xrightarrow{\text{点燃}}$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 石蜡+氧气$\xrightarrow{\text{点燃}}$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C. 氧化汞$\xrightarrow{\text{加热}}$汞+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 磷+氧气$\xrightarrow{\text{点燃}}$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答案:B
4. 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
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A选项,制取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后,再装入药品。若先装药品再检查气密性,一旦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会造成药品的浪费。因此,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B选项,反应结束时,如果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由于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会倒吸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因此,正确的操作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所以,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C选项,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这些气泡主要是试管中的空气,如果立即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因此,应等到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再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所以,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D选项,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在加热时进入导气管,影响氧气的收集和实验的进行。因此,D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D
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酒精灯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xrightarrow{\text{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装置中还应添加的物品是
一团棉花
;若要得到比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
,观察木条
是否复燃

(3)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的二氧化锰起
催化
作用,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xrightarrow{\text{二氧化锰}}$水+氧气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或E

(4)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xrightarrow[\text{加热}]{\text{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答案:(1)①试管;②酒精灯
(2)高锰酸钾$\xrightarrow{\text{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一团棉花;E;集气瓶口;是否复燃
(3)催化;过氧化氢$\xrightarrow{\text{二氧化锰}}$水+氧气;B;C或E
(4)氯酸钾$\xrightarrow[\text{加热}]{\text{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A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