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有人详细统计了某地区$ 1hm^2$草地上不同类别的生物数量(见下表),并绘制了该区域中各类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解(见下图),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生物类别|数量|
|植物|5800000 株|
|鸟和鼹鼠|3 只|
|蜘蛛、蚂蚁等|35000 只|
|植食性昆虫|70000 只|


(1)表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若图中序号表示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③对应的表中生物是______。
(3)图中,方框的长度表示生物体内所含能量的多少,箭头表示能量随食物链流动的______。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填序号)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是______的,不能逆转。
(4)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图中______(填序号)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可能最多,中毒发病的可能性最大。
(5)一般来说,当受到气候干旱等条件干扰时,森林的抵抗能力比草地强一些,其中______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森林的成分和结构比草地______很多。对环境变化的抵抗是生态系统______能力的体现,但是这种能力有______。
|生物类别|数量|
|植物|5800000 株|
|鸟和鼹鼠|3 只|
|蜘蛛、蚂蚁等|35000 只|
|植食性昆虫|70000 只|


(1)表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若图中序号表示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③对应的表中生物是______。
(3)图中,方框的长度表示生物体内所含能量的多少,箭头表示能量随食物链流动的______。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填序号)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是______的,不能逆转。
(4)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图中______(填序号)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可能最多,中毒发病的可能性最大。
(5)一般来说,当受到气候干旱等条件干扰时,森林的抵抗能力比草地强一些,其中______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森林的成分和结构比草地______很多。对环境变化的抵抗是生态系统______能力的体现,但是这种能力有______。
答案:【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表中列出了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鸟和鼹鼠、蜘蛛、蚂蚁等、植食性昆虫),未体现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是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根据能量流动规律,能量逐级递减,所以图中序号对应的生物数量关系为①最多,④最少。结合表中生物数量,植物数量最多,植食性昆虫次之,鸟和鼹鼠数量最少,可推出①是植物,②是植食性昆虫,③是蜘蛛、蚂蚁等,④是鸟和鼹鼠。
(3)箭头表示能量随食物链流动的方向,能量流动起点是生产者(①)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逆转。
(4)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图中④营养级最高,所以④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可能最多。
(5)森林的成分和结构比草地复杂很多,所以当受到干扰时,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其中群落(或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等)保持相对稳定。对环境变化的抵抗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体现,但这种能力有一定限度。
【答案】:
(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吃与被吃;蜘蛛、蚂蚁等
(3)方向;①;太阳能;单向
(4)④
(5)群落(或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等);复杂;自动调节;一定限度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表中列出了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鸟和鼹鼠、蜘蛛、蚂蚁等、植食性昆虫),未体现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是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根据能量流动规律,能量逐级递减,所以图中序号对应的生物数量关系为①最多,④最少。结合表中生物数量,植物数量最多,植食性昆虫次之,鸟和鼹鼠数量最少,可推出①是植物,②是植食性昆虫,③是蜘蛛、蚂蚁等,④是鸟和鼹鼠。
(3)箭头表示能量随食物链流动的方向,能量流动起点是生产者(①)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逆转。
(4)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图中④营养级最高,所以④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可能最多。
(5)森林的成分和结构比草地复杂很多,所以当受到干扰时,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其中群落(或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等)保持相对稳定。对环境变化的抵抗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体现,但这种能力有一定限度。
【答案】:
(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吃与被吃;蜘蛛、蚂蚁等
(3)方向;①;太阳能;单向
(4)④
(5)群落(或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等);复杂;自动调节;一定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