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2025年补充习题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3页解析答案
23.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1)《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基本方针,为什么把“创新驱动”放在首位?
(2)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案:(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助力我国经济转型、迈向创新社会的重要举措。谋未来就要谋创新,谋发展就要谋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引领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关键因素,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坚持人才为本,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形成创新型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24. 材料一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培育创新文化。
答案:(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2)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补充习题 道德与法治 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 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等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