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中有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其中氧气的制取和收集可选用(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⑤
D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⑤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三种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即装置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即装置①。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装置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⑤。
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①③④中④是向下排空气法,不适合收集氧气,该选项错误。
B选项,②④中④是向下排空气法,不适合收集氧气,该选项错误。
C选项,①④中④是向下排空气法,不适合收集氧气,该选项错误。
D选项,①②③⑤中①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②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⑤也可用于收集氧气,该选项正确。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三种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即装置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即装置①。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装置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⑤。
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①③④中④是向下排空气法,不适合收集氧气,该选项错误。
B选项,②④中④是向下排空气法,不适合收集氧气,该选项错误。
C选项,①④中④是向下排空气法,不适合收集氧气,该选项错误。
D选项,①②③⑤中①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②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⑤也可用于收集氧气,该选项正确。
【答案】:D
2. 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制氧气
B.干燥气体
C.收集气体
D.验满
D
)A.制氧气
B.干燥气体
C.收集气体
D.验满
答案:【解析】:
A.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等方法,图中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装置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气体应长进短出,图中干燥气体的操作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图中操作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A.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等方法,图中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装置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气体应长进短出,图中干燥气体的操作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图中操作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 某同学利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A
)A
B
C D
答案:【解析】:
本题可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结合各选项中图像的横、纵坐标含义,对图像进行逐一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_{2}O_{2}\stackrel{MnO_{2}}{=\!=\!=}2H_{2}O + O_{2}\uparrow$。
A选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该选项图像正确。
B选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水的质量不再变化,但开始时水的质量不为$0$,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本身就含有水,所以该选项图像错误。
C选项: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不断分解,其质量逐渐减少,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其质量变为$0$,而不是减少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所以该选项图像错误。
D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该选项图像错误。
【答案】:A
本题可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结合各选项中图像的横、纵坐标含义,对图像进行逐一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_{2}O_{2}\stackrel{MnO_{2}}{=\!=\!=}2H_{2}O + O_{2}\uparrow$。
A选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该选项图像正确。
B选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水的质量不再变化,但开始时水的质量不为$0$,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本身就含有水,所以该选项图像错误。
C选项: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不断分解,其质量逐渐减少,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其质量变为$0$,而不是减少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所以该选项图像错误。
D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该选项图像错误。
【答案】:A
4. 如图所示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
(2)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①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为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
锥形瓶
;②长颈漏斗
;③集气瓶
;④水槽
。(2)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①
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②导管伸入集气瓶内过长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为
排水
集气法,如何判断氧气已收集满?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答案:(1)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③集气瓶;④水槽。
(2)①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②导管伸入集气瓶内过长。
(3)排水;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2)①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②导管伸入集气瓶内过长。
(3)排水;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