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本闯关练 2025年课时作业本闯关练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23页解析答案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从正面、
侧面
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
近处
、高处、
低处
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2. 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翻译后两句诗:
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3. 读了后两句诗,我们想到的一个俗语是(
A
)
A.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 百闻不如一见。
4. 读了这首诗,我们能够明白的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是(
B
)
A. 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B.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C. 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D. 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答案:1. 侧面 近处 低处 2. 示例: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3. A 4. B 解析:这首诗主要写了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看庐山,结果会不相同。
五、根据资料分辨诗句中不同的“月”。

千古风情皆为客,一轮明月寄相思。“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当时诗人白居易看到的可能是
上蛾眉
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当时诗人李白看到的可能是
月。
答案:上蛾眉 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