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本闯关练 2025年课时作业本闯关练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63页解析答案
一、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暖阳之下,伯牙端坐巍山之巅,轻抚 xián zhóu( ),琴音悠扬,似锦缎铺展。往昔与子期共赏此乐的画面如在眼前,如今子期已逝,世间再无知音,伯牙长叹一声:“知音不在,琴音何用 zāi( )!”言罢,pù( )琴于日,摔琴绝弦,自此琴艺隐匿 yǐ( )。高山流水,再无回响,一段佳话,空余后人嗟叹。
1. 看拼音,写字词,将文段内容补充完整。
弦轴

2. “巍山之巅”中“巍”字的意思是(
A
)
A. 高峻、高大
B. 陡峭
C. 危险
D. 矮小
3. “琴音悠扬,似锦缎铺展”,句中“锦”本意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琴音,体现的琴音的特点是(
C
)
A. 嘈杂喧闹
B. 低沉压抑
C. 细腻美好
D. 断断续续
答案:1. 弦轴 哉 曝 矣 2. A 解析:“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山或建筑物等高峻、高大的样子,“巍山之巅”描绘的是高大山峰的顶端,所以“巍”表示高峻、高大。 3. C 解析:锦缎质地光滑、细腻,色彩丰富且美丽,给人美好的感觉。用“似锦缎铺展”来形容琴音,是将琴音的优美、细腻、动听与锦缎的美好相类比,所以体现了琴音细腻美好的特点,C项正确。A项“嘈杂喧闹”、B项“低沉压抑”、D项“断断续续”都与锦缎所代表的美好特质不符。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的一项是(
B
)
A.锤子期听之(zhōng)
B.
汤乎若流水(tāng)
C.织当问
(bì)
D.尾
入两股间(chù)
答案:1. B 解析:“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应读shāng。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
的一项是(
A
)
A.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B.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C.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
D.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答案:2. A 解析:A项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 下列对“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句翻译
的一项是(
B
)
A.以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打鼓弹琴的人了。
B.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C.认为世上再没有足够多打鼓弹琴的人了。
D.以为世上再没有足够多为之弹琴的人了。
答案:3. B 解析:以为:认为。足:值得。复:再,又。鼓琴:弹琴。所以这句话翻译为“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三、(阅读要素)仿照例句中的加点词,发挥想象,补写句子。
例句: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徐徐
乎若
清风
。”
伯牙鼓琴,志在
明月
,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皎皎
乎若
明月
。”
伯牙鼓琴,志在
春雨
,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绵绵
乎若
春雨
。”
答案:示例:徐徐 清风 明月 皎皎 明月 春雨绵绵 春雨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伯牙鼓琴》中写道“锤子期死,伯牙
破琴绝弦
,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
高山流水
”一词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答案: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高山流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