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读书经验(节选)
冯友兰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
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以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在读的时候,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
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作者的意思的拐棍。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了解了书中的意思,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把我的理解和书中的意思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读书到这个程度,能把书为我所用,就算是把书读活了。
1. 用“√”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时间是最好的书籍评选家。(
(2)经过历史检验流传下来的书都有一定的价值,都需要精读。(
(3)古人也会写出很多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来,只不过它们没有流传下来而已。(
(4)读书需要过河拆桥,虽然这样的做法有点不道德。(
3. 对于要精读的书,既要“得言”,也就是懂得它的文字,还要“得意”,也就是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进而要“得理”,即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这样,才算是把书读透、读活了。
我的读书经验(节选)
冯友兰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
浩如烟海
。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
公正
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他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心里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他们所作的东西,也有许多没有价值,不过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为历代群众所推荐,在时间的考验上,落了选,被刷下去了。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
,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要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以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在读的时候,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
未必
能知道写书的人的意思。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作者的意思的拐棍。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了解了书中的意思,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把我的理解和书中的意思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读书到这个程度,能把书为我所用,就算是把书读活了。
1. 用“√”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时间是最好的书籍评选家。(
√
)(2)经过历史检验流传下来的书都有一定的价值,都需要精读。(
×
)(3)古人也会写出很多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来,只不过它们没有流传下来而已。(
√
)(4)读书需要过河拆桥,虽然这样的做法有点不道德。(
×
)3. 对于要精读的书,既要“得言”,也就是懂得它的文字,还要“得意”,也就是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进而要“得理”,即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这样,才算是把书读透、读活了。
答案:1. 浩如烟海 公正 考验 未必 2.
(1)√
(2)×
(3)√
(4)×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