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意思是(
A.平常
B.随随便便,轻易
C.无端,平白地
A
)。A.平常
B.随随便便,轻易
C.无端,平白地
答案:A
2. 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D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答案:D
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在长征取得胜利前夕所作。
B.诗歌尾联中的“三军”是指古代的步、车、骑三军。
C.诗题《七律·长征》中,“七律”点明诗的体裁,“长征”是诗的题目。
B
)。A.《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在长征取得胜利前夕所作。
B.诗歌尾联中的“三军”是指古代的步、车、骑三军。
C.诗题《七律·长征》中,“七律”点明诗的体裁,“长征”是诗的题目。
答案:B
1. 1934年10月,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长征。行程约
两万五千里
,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作者为什么只选取7座大山、2条大河来写?选择有代表性的高山大河来写,突出重点。
答案:两万五千里 选择有代表性的高山大河来写,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