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中,电阻R= 10 Ω,电源电压U= 3 V。

(1)小刚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但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改正后,小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取下电阻,两电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故障排除后,小刚开始进行实验。他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刚还应______。

(1)小刚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但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改正后,小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取下电阻,两电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故障排除后,小刚开始进行实验。他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刚还应______。
答案:
(1)如图所示
(2)R 断路 (3)R 一定时,I 与 U 成正比 更换不同的电阻,进行多次实验
(1)如图所示

13. 小明要测量定值电阻Rₓ的阻值(十几欧)。现有器材:电源(6 V)、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并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该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_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此时R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3)实验时,小明不慎将电流表损坏,他发现桌上有一根标有长度刻度、总长为20.0 cm、总阻值为10 Ω的均匀电阻丝[见图(c)],还有一根带有鳄鱼夹的导线。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均匀电阻丝阻值与长度成正比。他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如图(d)所示的电路(AB为电阻丝,C为鳄鱼夹),继续进行实验。
| 实验序号 | AC长度/cm | 电压表示数/V |
| ① | 4.0 | 0.8 |
| ② | 14.0 | 2.0 |

| ③ | 20.0 | 2.4 |
求出第①次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I_1= ______A;$利用表中所有数据求出待测电阻Rₓ= ______Ω。

(1)小明设计并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该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_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此时R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3)实验时,小明不慎将电流表损坏,他发现桌上有一根标有长度刻度、总长为20.0 cm、总阻值为10 Ω的均匀电阻丝[见图(c)],还有一根带有鳄鱼夹的导线。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均匀电阻丝阻值与长度成正比。他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如图(d)所示的电路(AB为电阻丝,C为鳄鱼夹),继续进行实验。
| 实验序号 | AC长度/cm | 电压表示数/V |
| ① | 4.0 | 0.8 |
| ② | 14.0 | 2.0 |

| ③ | 20.0 | 2.4 |
求出第①次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I_1= ______A;$利用表中所有数据求出待测电阻Rₓ= ______Ω。
答案:
(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连入电路,如图所示
(2)左 1.2 (3)①0~3 ②0.4
(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连入电路,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