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一段导体接在9 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 A。若将这段导体接在3 V的电源上,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A.9 Ω
B.6 Ω
C.3 Ω
D.由9 Ω变为3 Ω
A
)。A.9 Ω
B.6 Ω
C.3 Ω
D.由9 Ω变为3 Ω
答案:A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I = \frac{U}{R}$,可得导体电阻$R=\frac{U}{I}$。
当导体接在$9\,V$电源上,电流$I = 1\,A$时,电阻$R=\frac{9\,V}{1\,A} = 9\,\Omega$。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接在$3\,V$电源上时,导体电阻仍为$9\,\Omega$。
A
当导体接在$9\,V$电源上,电流$I = 1\,A$时,电阻$R=\frac{9\,V}{1\,A} = 9\,\Omega$。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接在$3\,V$电源上时,导体电阻仍为$9\,\Omega$。
A
2. 如图14-8-1所示,电源电压U= 10 V,定值电阻R= 20 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是6 V,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A.0.8 A


B.0.5 A
C.0.3 A
D.0.2 A
D
)。
A.0.8 A


B.0.5 A
C.0.3 A
D.0.2 A
答案:D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U_{L}=6\ V$。
电源电压$U=10\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_{R}=U - U_{L}=10\ V-6\ V=4\ V$。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_{R}=\frac{U_{R}}{R}=\frac{4\ V}{20\ \Omega}=0.2\ 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I_{L}=I_{R}=0.2\ A$。
D
电源电压$U=10\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_{R}=U - U_{L}=10\ V-6\ V=4\ V$。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_{R}=\frac{U_{R}}{R}=\frac{4\ V}{20\ \Omega}=0.2\ 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I_{L}=I_{R}=0.2\ A$。
D
3. 如图14-8-2所示是某导体中的电流I与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像,该导体的阻值为(
A.40 Ω
B.30 Ω
C.20 Ω
D.10 Ω
C
)。A.40 Ω
B.30 Ω
C.20 Ω
D.10 Ω
答案:C
解析:
由图像可知,当导体两端电压$U = 2\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I = 0.1\ A$。
根据欧姆定律$I=\frac{U}{R}$,可得导体的阻值$R=\frac{U}{I}=\frac{2\ V}{0.1\ A} = 20\ \Omega$。
C
根据欧姆定律$I=\frac{U}{R}$,可得导体的阻值$R=\frac{U}{I}=\frac{2\ V}{0.1\ A} = 20\ \Omega$。
C
4. 如图14-8-3所示,闭合开关$S_1、$断开开关$S_2$时,电路的连接情况是______,电压表测量______两端的电压;断开开关$S_1、$闭合开关$S_2$时,电路的连接情况是______,电压表测量______两端的电压;开关$S_1、$$S_2$都闭合时,电路的连接情况是______。
答案:
R₁与R₂串联 R₁ R₁与R₂串联 电源 只有R₁接入电路,R₂被短路
R₁与R₂串联 R₁ R₁与R₂串联 电源 只有R₁接入电路,R₂被短路

5. 如图14-8-4所示,某同学在测量灯泡的电阻时,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电路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被烧坏
B.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C.电流表被烧坏,电压表正常
D.电压表被烧坏,电流表正常
C
)。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被烧坏
B.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C.电流表被烧坏,电压表正常
D.电压表被烧坏,电流表正常
答案:C
解析:
电压表内阻很大,电流表内阻很小。接错后,电流表与电源直接并联,电路中电流极大,会烧坏电流表;电压表与灯泡串联后并联在电源两端,由于电压表内阻大,电路中电流极小,电压表两端电压接近电源电压,不会被烧坏。
结论:电流表被烧坏,电压表正常。
C
结论:电流表被烧坏,电压表正常。
C
6. 小明在观察市场上的自动测高仪后,设计了下列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中能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
B.
C.
D.
B
)。
A.
B.
C.
D.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