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阅读艾青《煤的对话》,回答问题。(7分)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1)联系创作背景,说说诗人以“煤”为意象,想表达怎样的情感。(4分)
(2)杨匡汉在《艾青评传》中说:“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读完《艾青诗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1)联系创作背景,说说诗人以“煤”为意象,想表达怎样的情感。(4分)
①煤具有深藏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的特点,这和被压迫的民族有着某些相似点。②作者歌颂煤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渴望民众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奋起抗争。
(2)杨匡汉在《艾青评传》中说:“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读完《艾青诗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①艾青的很多诗,比如《火把》《向太阳》等,都以太阳、光、火等一系列物象作为诗歌意象。②艾青的作品感情充沛,激人奋进,像太阳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像火把一样给人温暖,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如《火把》一诗不仅鼓舞人们寻找方向,而且也照亮了作者自己的革命道路。《向太阳》“以最高的热度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它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
答案:(1)①煤具有深藏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的特点,这和被压迫的民族有着某些相似点。②作者歌颂煤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渴望民众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奋起抗争。
(2)①艾青的很多诗,比如《火把》《向太阳》等,都以太阳、光、火等一系列物象作为诗歌意象。②艾青的作品感情充沛,激人奋进,像太阳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像火把一样给人温暖,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如《火把》一诗不仅鼓舞人们寻找方向,而且也照亮了作者自己的革命道路。《向太阳》“以最高的热度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它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
(2)①艾青的很多诗,比如《火把》《向太阳》等,都以太阳、光、火等一系列物象作为诗歌意象。②艾青的作品感情充沛,激人奋进,像太阳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像火把一样给人温暖,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如《火把》一诗不仅鼓舞人们寻找方向,而且也照亮了作者自己的革命道路。《向太阳》“以最高的热度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它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
6.下列对《渔家傲》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志怪者也(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孔子不能决也(
(4)孰为汝多知乎(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0.第三则材料中,两小儿辩的是什么问题?从他们的辩论和“孔子不能决”,你读出了什么?(2分)
11.古人叩问苍天,寻找万物发展的情理。这三篇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请分享你的阅读收获。(3分)
D
)(3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志怪者也(
记载
)(2)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3)孔子不能决也(
判定,决断
)(4)孰为汝多知乎(
同“智”,智慧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了正午距离人近。
10.第三则材料中,两小儿辩的是什么问题?从他们的辩论和“孔子不能决”,你读出了什么?(2分)
①两小儿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他们的辩论反映出对自然现象的探求。②“孔子不能决也”,表明即使是广博学识的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还可以看出孔子对待知识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古人叩问苍天,寻找万物发展的情理。这三篇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请分享你的阅读收获。(3分)
这三篇诗文里有李清照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有庄子对于相对空间位置的辩证思考,有两小儿对自然现象的探求,既有哲学思考,又有生活情趣。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探求精神、理性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答案:6. D
7.(1)记载 (2)离开 (3)判定,决断 (4)同“智”,智慧
8.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9.(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了正午距离人近。
10.①两小儿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他们的辩论反映出对自然现象的探求。②“孔子不能决也”,表明即使是广博学识的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还可以看出孔子对待知识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示例]这三篇诗文里有李清照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有庄子对于相对空间位置的辩证思考,有两小儿对自然现象的探求,既有哲学思考,又有生活情趣。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探求精神、理性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7.(1)记载 (2)离开 (3)判定,决断 (4)同“智”,智慧
8.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9.(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了正午距离人近。
10.①两小儿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他们的辩论反映出对自然现象的探求。②“孔子不能决也”,表明即使是广博学识的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还可以看出孔子对待知识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示例]这三篇诗文里有李清照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有庄子对于相对空间位置的辩证思考,有两小儿对自然现象的探求,既有哲学思考,又有生活情趣。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探求精神、理性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