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内阅读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5.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很多反语?有什么作用?
6. 文中加点词语“文明”和“野蛮”有什么意味?结合文意加以说明。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7. 选文中作者为何会提起巴特农神庙?
8. 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对强盗进行了愤怒的谴责,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5.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很多反语?有什么作用?
①巴特勒上尉等人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雨果对英法的这次“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②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6. 文中加点词语“文明”和“野蛮”有什么意味?结合文意加以说明。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①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②体现了这两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7. 选文中作者为何会提起巴特农神庙?
是为了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同时表达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与谴责。
8. 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对强盗进行了愤怒的谴责,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答案:5. ①巴特勒上尉等人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雨果对英法的这次“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②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6. ①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②体现了这两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7. 是为了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同时表达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与谴责。
8. 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6. ①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②体现了这两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7. 是为了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同时表达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与谴责。
8. 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课外拓展
圆明园情结
临青
在那个著名的园子里遇到它的时候,我正走过那荒废的湖,那曾经映着宫灯也映着战火、荡着笙竹也荡着枪炮的波浪已经萎缩,空遗那一片凹凸和陷落。草已经很绿,还有稻,而且茂盛,遮掩着湖心洲岸的废墟。那些木桥、亭桥、九孔桥在很久以前的战火中毁掉,只一座残桥还拱着它石砌的背,毁了半边,还有半边,撑到今天,接通着另一座园子的波浪,阴云沉沉,好像是宽阔的长袍下摆,正缓缓拂过这个以悲哀著称于世的园子,而那个穿长袍的巨人无法望见它的面容。我就是在寻找那个巨人的一瞬间看到了它,看到荒芜的湖边有一个情结。
那其实是一棵树。曾经是树,现在只有根了。那园子里的树曾经都是很风流的,连同那些石兽、华表和珊瑚等等,身价也精彩,惹得那些劫夺者动了军舰大炮,举着火把来取它们。能取走的都取走了,然后出现在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里,成为人们惊叹的对象。这里只有根。它有许多根须,那根须足够粗壮,百年风雨陪伴它们从泥土里冒出来又往泥土里扎进去,翻来覆去缠缠绕绕。它像是死了,又仍然活着。有一条根须发出新枝来,很嫩,又很直,翘在那里,翘起一枝很绿的俊梢。它们死死活活缠在一起,缠成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除非用火或者用斧,焚了它或者劈了它。看着它的时候我想,一个人经历了风流和劫难之后还会留下什么?只有陷落吗?或者只有荒废和悲哀?这里曾经陷落,长满野草和稻;经历沧海桑田,却留下一个解不开的结,白鹭在空中飞,又在结上落下,叼它。白鹭年年来,年年叼,它叼得开吗?白鹭终于飞走了,它来它去,每一轮回的飞翔都把太阳和星星留在结上。
隔着那片陷落,我不能触摸那结。也许当年有人要取它的绿荫,而它不给。也不走,就那么缠着、守着那一方泥土,不肯离去不忍离去不愿离去,就那么缠着,缠着它的风流还有劫难决不屈服决不化解,给这世界的淡漠与善于遗忘大写出一个死活不息的执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都这么说,可是谁也不能肯定外面的世界还有还是没有那一块可以托付终身的泥土。现在只有根了。土地骄傲,土地孕育了这么执拗的一个情结;只认可它只依恋它只陪伴它只为它存在。就是那种特别的女人,把心种在什么地方就不再离去,那地方辉煌也罢荒废也罢,它只为了自己那份情怀,只为它曾经付出正在付出还要付出,主要为自己的付出标定一个绝对长度,纳一双踏倒山的大头鞋,走它只要活着就走、能走多久就走多久的旅程。
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中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
我想那一定是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9. 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圆明园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0. 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我想那一定是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11. 结合全文,说说第五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 读完全文,说说文题中“情结”的深刻意蕴。
圆明园情结
临青
在那个著名的园子里遇到它的时候,我正走过那荒废的湖,那曾经映着宫灯也映着战火、荡着笙竹也荡着枪炮的波浪已经萎缩,空遗那一片凹凸和陷落。草已经很绿,还有稻,而且茂盛,遮掩着湖心洲岸的废墟。那些木桥、亭桥、九孔桥在很久以前的战火中毁掉,只一座残桥还拱着它石砌的背,毁了半边,还有半边,撑到今天,接通着另一座园子的波浪,阴云沉沉,好像是宽阔的长袍下摆,正缓缓拂过这个以悲哀著称于世的园子,而那个穿长袍的巨人无法望见它的面容。我就是在寻找那个巨人的一瞬间看到了它,看到荒芜的湖边有一个情结。
那其实是一棵树。曾经是树,现在只有根了。那园子里的树曾经都是很风流的,连同那些石兽、华表和珊瑚等等,身价也精彩,惹得那些劫夺者动了军舰大炮,举着火把来取它们。能取走的都取走了,然后出现在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里,成为人们惊叹的对象。这里只有根。它有许多根须,那根须足够粗壮,百年风雨陪伴它们从泥土里冒出来又往泥土里扎进去,翻来覆去缠缠绕绕。它像是死了,又仍然活着。有一条根须发出新枝来,很嫩,又很直,翘在那里,翘起一枝很绿的俊梢。它们死死活活缠在一起,缠成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除非用火或者用斧,焚了它或者劈了它。看着它的时候我想,一个人经历了风流和劫难之后还会留下什么?只有陷落吗?或者只有荒废和悲哀?这里曾经陷落,长满野草和稻;经历沧海桑田,却留下一个解不开的结,白鹭在空中飞,又在结上落下,叼它。白鹭年年来,年年叼,它叼得开吗?白鹭终于飞走了,它来它去,每一轮回的飞翔都把太阳和星星留在结上。
隔着那片陷落,我不能触摸那结。也许当年有人要取它的绿荫,而它不给。也不走,就那么缠着、守着那一方泥土,不肯离去不忍离去不愿离去,就那么缠着,缠着它的风流还有劫难决不屈服决不化解,给这世界的淡漠与善于遗忘大写出一个死活不息的执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都这么说,可是谁也不能肯定外面的世界还有还是没有那一块可以托付终身的泥土。现在只有根了。土地骄傲,土地孕育了这么执拗的一个情结;只认可它只依恋它只陪伴它只为它存在。就是那种特别的女人,把心种在什么地方就不再离去,那地方辉煌也罢荒废也罢,它只为了自己那份情怀,只为它曾经付出正在付出还要付出,主要为自己的付出标定一个绝对长度,纳一双踏倒山的大头鞋,走它只要活着就走、能走多久就走多久的旅程。
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中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
我想那一定是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9. 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圆明园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写出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劫难以及眼前的衰败,为下文抒写圆明园情结作铺垫。②照应题目。
10. 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我想那一定是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许多人对圆明园的屈辱不以为意或者早已遗忘,而树根则执拗地缠绕,生生不息,让人感到一种伟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执着依恋家园的情怀的敬佩。
11. 结合全文,说说第五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内容上,揭示并深化主旨:中华民族历经强盛与劫难,必将迎来伟大复兴,表达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期望与坚定信念。引发读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与思考。②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题目与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12. 读完全文,说说文题中“情结”的深刻意蕴。
①不断焕发活力与生机的一种精神。②对自我价值的珍视。③执拗而顽强的依恋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怀。④牢记历史、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⑤永远付出、努力前行的信念。
答案:9. ①写出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劫难以及眼前的衰败,为下文抒写圆明园情结作铺垫。②照应题目。
10. 许多人对圆明园的屈辱不以为意或者早已遗忘,而树根则执拗地缠绕,生生不息,让人感到一种伟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执着依恋家园的情怀的敬佩。
11. ①内容上,揭示并深化主旨:中华民族历经强盛与劫难,必将迎来伟大复兴,表达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期望与坚定信念。引发读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与思考。②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题目与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12. ①不断焕发活力与生机的一种精神。②对自我价值的珍视。③执拗而顽强的依恋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怀。④牢记历史、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⑤永远付出、努力前行的信念。
10. 许多人对圆明园的屈辱不以为意或者早已遗忘,而树根则执拗地缠绕,生生不息,让人感到一种伟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执着依恋家园的情怀的敬佩。
11. ①内容上,揭示并深化主旨:中华民族历经强盛与劫难,必将迎来伟大复兴,表达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期望与坚定信念。引发读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与思考。②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题目与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12. ①不断焕发活力与生机的一种精神。②对自我价值的珍视。③执拗而顽强的依恋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怀。④牢记历史、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⑤永远付出、努力前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