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亭子的。
答案:(1)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3)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亭子的。
(2)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3)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亭子的。
6.用原文语句回答。
(1)直抒胸臆,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
(2)微露主旨,为全文张本的句子:
(3)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4)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句子:
(1)直抒胸臆,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2)微露主旨,为全文张本的句子: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4)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2)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2)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7.作者寄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答案:[示例]①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临溪而渔(
(3)太守谓谁(
9.选段第二段写“太守醉也”。太守的醉因有哪些?______
10.请结合《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1)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
(2)琅琊山幽深秀丽______
(3)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______
(1)临溪而渔(
捕鱼
)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3)太守谓谁(
是
)9.选段第二段写“太守醉也”。太守的醉因有哪些?______
①因不胜酒力而醉。②为滁州优美的山水而陶醉。③为滁州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自己治理有方而陶醉。④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陶醉。
10.请结合《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1)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
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
(2)琅琊山幽深秀丽______
洞庭湖壮阔浩渺
(3)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______
欧阳修与吏民同乐共饮
答案:8.(1)捕鱼 (2)离开 (3)是
9.①因不胜酒力而醉。②为滁州优美的山水而陶醉。③为滁州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自己治理有方而陶醉。④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陶醉。
10.(1)[示例1]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 [示例2]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2)[示例1]洞庭湖壮阔浩渺 [示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
(3)[示例1]欧阳修与吏民同乐共饮 [示例2]欧阳修与吏民同游共醉
9.①因不胜酒力而醉。②为滁州优美的山水而陶醉。③为滁州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自己治理有方而陶醉。④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陶醉。
10.(1)[示例1]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 [示例2]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2)[示例1]洞庭湖壮阔浩渺 [示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
(3)[示例1]欧阳修与吏民同乐共饮 [示例2]欧阳修与吏民同游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