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建成后,能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每年为1411万人提供15亿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可有效回补过度开采的地下水,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秦岭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图1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图2为西安、汉中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说明该区域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6分)
(2)与渭河相比,指出汉江的水文特征。(8分)
(3)结合材料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的原因。(6分)
“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建成后,能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每年为1411万人提供15亿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可有效回补过度开采的地下水,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秦岭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图1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图2为西安、汉中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2)与渭河相比,指出汉江的水文特征。(8分)
(3)结合材料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的原因。(6分)
答案:
(1)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不均。
(2)水量更大;汛期更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3)自然原因: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空间分布不均。社会原因:用水量大,存在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
(1)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不均。
(2)水量更大;汛期更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3)自然原因: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空间分布不均。社会原因:用水量大,存在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