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2025年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84页解析答案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据统计,2023年中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注:1亩约为667平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据此完成7~8题。
7.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推动我国林业建设,促进林业产值持续增长的是(
C
)
A. 大力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
B. 大规模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C. 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D. 增加木材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8.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对于地理环境的积极影响有(
A
)
①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②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 ③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 ④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7.C 8.A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省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铝土矿、铁矿、铜矿等资源,素以“煤铁之乡”闻名中外。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列,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也借此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发展的同时,山西生态环境也存在大气污染、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作为资源型经济省级行政区需要深化环境管理体制创新、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全面实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措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材料二:图1为山西省简图,图2为汾酒制作流程简图。


(1)山西省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水”的特点,请指出“两山夹一水”代表的山脉是
太行
山脉、
吕梁
山脉,河流是
汾河

(2)简析山西省成为全国能源化工基地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多,大气遭受污染,加剧了温室效应;化工基地造成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加剧了人地矛盾。

(3)通过调查,小组成员认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应协同推进,请为山西省绿色发展献计献策。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研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节水农业。

答案:
(1) 太行 吕梁 汾河
(2) 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多,大气遭受污染,加剧了温室效应;化工基地造成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加剧了人地矛盾。
(3)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研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节水农业。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