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 2025年人教金学典同步解析与测评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16页解析答案
8. 如图1.3 - 12所示是某高速公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示意图,汽车以$70km/h$的速度进入全长为$34km$的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请计算:
(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在该区间测速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

答案:8.[解]
(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s=vt=100\ km/h×0.2\ h=20\ km$
(2)汽车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路程
  $s'=34\ km-20\ km=14\ km$
(3)汽车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
  $t'=\frac{s'}{v'}=\frac{14\ km}{70\ km/h}=0.2\ h$
  在该区间测速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
  $v''=\frac{s_{总}}{t_{总}}=\frac{34\ km}{0.2\ h+0.2\ h}=85\ km/h$
  因为85km/h>80km/h,
  所以在该区间测速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超出了限定速度。
9. 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1.3 - 13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C
)

A.$25km$
B.$50km$
C.$75km$
D.$100km$

答案:9.C
[解析]由题图可知,横波和纵波的速度
$v_{横}=\frac{75\ km}{25\ s}=3\ km/s$
$v_{纵}=\frac{100\ km}{20\ s}=5\ km/s$
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由于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该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即
$\Delta t=t_{横}-t_{纵}=10\ s$
由$t=\frac{s}{v}$,有
$\Delta t=t_{横}-t_{纵}=\frac{s}{v_{横}}-\frac{s}{v_{纵}}$
$=\frac{s}{3\ km/s}-\frac{s}{5\ km/s}$
$=10\ s$
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s=75\ km$,故C正确。
10. 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这样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的心跳情况,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如图1.3 - 14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乙的心率为$60$次$/min$,则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
25
$mm/s$,甲的心率为
75
次$/min$。

答案:10.25 75
[解析]乙的心率为60次/min,乙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是1s,由题图乙可知,在1s时间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运动的路程是25mm,其走纸速度
  $v=\frac{s}{t}=\frac{25\ mm}{1\ s}=25\ mm/s$
  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相同,由题图甲可知,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
  $t'=\frac{s'}{v}=\frac{20\ mm}{25\ mm/s}=0.8\ s$
  故甲1min心跳的次数
  $n=\frac{60\ s}{0.8\ s/次}=75\ 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