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课练答案 2025年课课练八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 第100页解析答案
3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通气功能障碍,呼吸肌不能发挥最大作用。为了制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病情严重时,患者呼吸衰竭,此时可借助“膈肌起搏器”辅助通气。如图 1 所示,将电极植入患者体内并与膈神经接触,通过电刺激,引起膈肌
收缩
(选填“收缩”或“舒张”)使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完成吸气过程。
(2)科研人员尝试使用肺泡灌洗技术,治疗该疾病,方法如图 2 所示。
① 进行灌洗时,需将纤维管深入呼吸道的
支气管
部位,而后灌入药液,使药液直达肺泡。
② 灌入药液时要缓慢,一方面由于肺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过急灌入药液会破坏其生理结构;另一方面,位于呼吸道内壁的
感受器
(选填“感受器”或“效应器”)会受到过急药液的刺激并产生兴奋,最终会引发剧烈的咳嗽,将药液喷出。

答案:37.
(1)收缩 小于
(2)支气管 感受器
38. 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的学习活动。图 1 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图 2 是同学们利用可变焦的水透镜、塑料瓶等为主要材料,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使曲度变大,向外拉则相反)。请据图回答问题。(在方括号中填序号,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图 2 中,水透镜模拟的结构是图 1 中的[ ]
晶状体
,塑料薄膜模拟图 1 中的⑤
视网膜

(2)固定水透镜和塑料瓶的位置不动,移动“F 光源”直至塑料薄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再将“F 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物像逐渐变模糊,此时应
(选填“推”或“拉”或“不动”)注射器,使透镜凸度变
(选填“大”或“小”)才能在塑料薄膜上再次出现清晰的物像。
(3)根据本实验推测,若长时间看近处物体,则可能导致眼球中
晶状体
凸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易造成近视。


答案:38.
(1)③晶状体 视网膜
(2)推 大
(3)晶状体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