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八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 第27页解析答案
1. 下图所示的是人的血细胞涂片在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在方括号中填序号,在方括号后的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当人体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
白细胞
的数量会显著增加。
(2)图中[
]
血小板
的数量明显下降,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3)图中[
]
红细胞
的数量过少,会造成人体贫血。
答案:(1)② 白细胞 (2)① 血小板 (3)③ 红细胞
2. 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身体隐患,促进生活习惯的改变。下表所示的是某公司部分员工体检后血常规化验单的一部分。
|检测项目|部分员工的检测结果|正常参考值范围|
| |甲|乙|丙| |
|白细胞计数$(×10^9$个/L)|11.8|8.6|9.3|4.0~10.0|
|红细胞计数$(×10^1^2$个/L)|5.1|4.3|3.0|4.0~5.5|
|血红蛋白(g/L)|140|135|80|120~160|
|血小板计数$(×10^1^1$个/L)|2.1|0.6|1.8|1.0~3.0|

(1)医生结合员工丙的血常规化验单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
贫血
。针对丙的身体情况,医生建议他适当多吃含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动物肝脏等。
(2)员工甲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血常规化验单显示
白细胞的数值偏高
,说明炎症仍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3)由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员工
受伤后不易止血。
答案:(1)贫血 铁 (2)白细胞的数值偏高 (3)乙
科学家研究发现,除骨髓外,从外周血和脐带血中也可以获取造血干细胞。请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阅资料,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制作相关的科技板报在校园内进行宣传。
答案:答:
1. 查阅资料内容: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发展历程:早期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依赖骨髓,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外周血和脐带血也可获取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应用,通过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再进行采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为那些难以找到合适骨髓供体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现状: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较为成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建立了造血干细胞库,包括骨髓库、外周血干细胞库和脐带血库。我国也有多个正规的造血干细胞库,储存了大量的供者信息。该技术对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和某些遗传性疾病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趋势:未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将朝着更精准的配型、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广泛的适应症等方向发展。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技术可能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2. 科技板报内容示例:
标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生命的希望之光
正文: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过去,主要依靠骨髓获取造血干细胞,如今外周血和脐带血也成为重要来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药物动员采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则为患者提供新选择。目前,该技术已在全球广泛应用,建立了众多造血干细胞库。它对多种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未来还将不断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生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