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 第27页解析答案
4. 凤眼莲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通称“水葫芦”。1901 年,凤眼莲作为观赏花卉被引入我国。20 世纪 50—60 年代,凤眼莲作为猪禽饲料被推广,但现在逐渐成为我国大面积水域的生态杀手,威胁其他淡水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C
)。
A.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答案:C
5.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影响针叶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
B.在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的影响
C.“瑞雪兆丰年”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C
6. 人们发现,植物在缺乏磷的土壤中,常会在靠近土壤表层长出大量平行的侧根。不同的植物,侧根形态结构会有差异,例如,有些植物长出短而密集的侧根(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甚至会紧密到形成毛刷状的结构(如图丙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植物生长通常需要含磷的无机盐
B.与图甲相比,图乙植物生活的土壤可能更缺乏磷元素
C.毛刷状结构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D.根的不同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D
7. 为探究植被对环境的降温作用,研究人员测量了某地三种不同植被环境中的空气温度,结果见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14:30 时降温效果:树荫地面<草地<陶瓷地面
B.树荫可以遮蔽太阳直射,从而降低地面温度
C.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环境热量使温度降低
D.增加城市绿化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温度
答案:A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