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
1. 写出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2. 设计并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演示正常眼的成像过程。
3. 白纸板上出现的物像有什么特点?
4. 透镜和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活动二: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和矫正。
1. 将眼球成像模型分别换上三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凸透镜与白纸板的距离保持不变,左右移动蜡烛,直至白纸板上出现清晰物像,测量物距的变化数据,完成下表。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人眼看距离远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人眼看距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
2. 将眼球成像模型中白纸板调节到清晰的物像,换上凸度较大的凸透镜,不移动蜡烛,观察白纸板的物像有什么变化? 左右移动白纸板,找到清晰的物像,分析成像的位置如何改变。如果不改变白纸板、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如何使白纸板上的物像再次清晰。
3. 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了解近视的矫正方法。
1. 写出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2. 设计并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演示正常眼的成像过程。
3. 白纸板上出现的物像有什么特点?
4. 透镜和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活动二: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和矫正。
1. 将眼球成像模型分别换上三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凸透镜与白纸板的距离保持不变,左右移动蜡烛,直至白纸板上出现清晰物像,测量物距的变化数据,完成下表。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人眼看距离远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人眼看距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
2. 将眼球成像模型中白纸板调节到清晰的物像,换上凸度较大的凸透镜,不移动蜡烛,观察白纸板的物像有什么变化? 左右移动白纸板,找到清晰的物像,分析成像的位置如何改变。如果不改变白纸板、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如何使白纸板上的物像再次清晰。
3. 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了解近视的矫正方法。
答案:1. 凸透镜成像时,如果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物体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 倒立、缩小的实像。 4. 晶状体和视网膜。 3. 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使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配戴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