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10 分)如图所示,把一块白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白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白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 光能否发生反射?
B.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 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 白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3) 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请你简要说明做法。
答: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D
)。 A. 光能否发生反射?
B.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 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 白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垂直
。 (3) 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请你简要说明做法。
答:
让光线沿着白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
。答案:D
垂直
让光线沿着白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观察反射光线是
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
垂直
让光线沿着白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观察反射光线是
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
32. (8 分)小芳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 她先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
(2) 小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3) 调整后,小芳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 她先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
最小最亮
的光斑,测出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0cm$。 (2) 小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3) 调整后,小芳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投影仪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透镜位置不动,小芳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后,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
(远离/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答案:最小最亮
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投影仪
靠近
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投影仪
靠近
33.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行驶$30m$才能停下。
(1) 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 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1) 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 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答案:解:$(1)v=\frac {s_1}{t_1}=\frac {{ 15 }\ \mathrm {m}}{{ 0.75 }\ \mathrm {s}}={20 }\mathrm {m/s}$
$ (2)s_2=vt_2={ 20 }\mathrm {m/s}×{ 4×0.75 }\ \mathrm {s}={ 60 }\ \mathrm {m}$
$ 60\ \mathrm {m}+30\ \mathrm {m}=90\ \mathrm {m}>80\ \mathrm {m},$所以会撞上
$ (2)s_2=vt_2={ 20 }\mathrm {m/s}×{ 4×0.75 }\ \mathrm {s}={ 60 }\ \mathrm {m}$
$ 60\ \mathrm {m}+30\ \mathrm {m}=90\ \mathrm {m}>80\ \mathrm {m},$所以会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