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课练答案 2025年课课练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67页解析答案
例题 在水中掺入食盐会降低水的凝固点吗?
小明把 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块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了 0℃以下。小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 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明想一想,这个现象可能有几种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点拨 纯水的凝固点是 0℃,海水的凝固点约为 - 1.8℃,从理论上说,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而小明的实验结果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你的实验能否证明这个结论?你又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相当有趣,建议你先思考或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与同学讨论,最后认真做一下实验。
答案:可能的解释
1. 食盐掺入水中降低了混合物的凝固点,原0℃的冰块温度高于新凝固点,发生熔化吸热,导致温度降至0℃以下。
实验设计(验证解释)
对照组:取等量纯水,装入容器,插入温度计,放入低温环境(如冰箱冷冻室),记录开始凝固时的温度(应为0℃)。
实验组:取等量食盐水(含一定比例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开始凝固时的温度。
结论:若食盐水凝固温度低于0℃,证明食盐降低水的凝固点。
对小明疑惑的解释
冰块原本处于0℃(纯水凝固点),加盐后混合物凝固点降低(设为*t*,*t*<0℃)。此时冰块温度(0℃)高于新凝固点*t*,发生熔化(固态→液态),熔化需吸收热量(可来自周围环境或自身),导致体系温度降至新凝固点*t*(0℃以下),故温度计示数降低。
1.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现象;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
凝固
现象。
答案:熔化
凝固
2. 我国北方冬季存放蔬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
(吸/放)热,以防蔬菜被冻坏。
答案:凝固
3. 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凝固
熔化
。同时,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晶体
(晶体/非晶体)。
答案:凝固
熔化
晶体
4.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
液化
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不变
(升高/降低/不变)。

答案:液化
不变
5. 如图 4 - 3 - 2 所示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
凝固
(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
答案:凝固
80
6. 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物质|凝固点/℃|沸点/℃|
|酒精| - 117|78|
|水银| - 39|357|
(1)80℃的酒精是
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 - 50℃,此时应选用
酒精
(酒精/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答案:
酒精
7. 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喷向发射架和地面,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发射架遇到这样高温的火焰会
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人们采用“喷淋”的方法。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遇到周围较冷的空气
液化
形成的。
答案:熔化
液化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