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课练答案 2025年课课练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69页解析答案
16.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图 4 - 3 - 4(a)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0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在第 6 min,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采用了如图 4 - 3 - 4(b)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物质受热不均匀

答案:0
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受热不均匀
17. 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
|甲的温度/℃|70|72|74|76|78|78|78|78|81|84|87|
|乙的温度/℃|70|71|73|74|76|77|79|82|84|86|89|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甲/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78
℃。
(3)该晶体在 76℃时,处于
固态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吸收
(放出/吸收)热量。
答案:

78
固态
吸收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气体的临界温度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被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临界温度是物质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不同物质的临界温度各不相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的临界温度是 374℃,酒精的临界温度是 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形式存在;而有的低于常温,如氧的临界温度是 - 119℃,氢的临界温度是 - 240℃,所以在常温下它们以气态形式存在。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压缩体积
降温

(2)用物态变化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氦气,填充在食物包装袋里可使食物保质期更长,在常温下
不能
(能/不能)完成空气中氦气的分离。
(3)在标准大气压下,氧气、氮气和氦气的沸点分别是 - 183℃、 - 196℃和 - 26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化空气汽化,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
氦气

(4)如图 4 - 3 - 5 所示是某种物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图像。图中曲线上下分别表示该物质所处的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温度高于熔点时都为气态
B. 只有高于临界温度时才是气态
C. 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上方为气态
D. 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下方为气态

答案:(1)压缩体积 降温 (2)不能 (3)氦气 (4)D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