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那风云激荡的战争岁月,潼关这一要 sài 宛如巨人横亘,扼守着兵家必争之地。敌军自恃防御工事坚固,于堡垒中严阵以待,甚至派出高官 dū 战。我军将领不畏艰险,亲临前线,目光如炬,注视着战场的每一处动向。
冲锋的号角划破长空,战士们如离弦之箭,呐喊着奋勇向前,以 之势扑向敌军阵地。他们的攻势好似汹涌的洪流,又似狂暴的飓风, 般撕开敌人看似坚固的防线。敌军阵脚大乱,先前气焰嚣张,瞬间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 sài(
2.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在那风云激荡的战争岁月,潼关这一要 sài 宛如巨人横亘,扼守着兵家必争之地。敌军自恃防御工事坚固,于堡垒中严阵以待,甚至派出高官 dū 战。我军将领不畏艰险,亲临前线,目光如炬,注视着战场的每一处动向。
冲锋的号角划破长空,战士们如离弦之箭,呐喊着奋勇向前,以 之势扑向敌军阵地。他们的攻势好似汹涌的洪流,又似狂暴的飓风, 般撕开敌人看似坚固的防线。敌军阵脚大乱,先前气焰嚣张,瞬间
泄
气,士兵们丢盔弃甲,开始溃
退。这场战役,成为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篇章,见证着我军的英勇无畏与辉煌战绩。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 sài(
塞
) dū 战(督
) 泄
气(xiè
) 溃
退(kuì
)2.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答案:1. 塞 督 xiè kuì
2. 【示例】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2. 【示例】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3. 下列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B. 电头也称“消息头”,交代通讯社名称、报道地点和报道时间,表明消息报道及时,内容真实可信。
C. 消息的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D. 消息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结语是消息的核心。
A.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B. 电头也称“消息头”,交代通讯社名称、报道地点和报道时间,表明消息报道及时,内容真实可信。
C. 消息的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D. 消息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结语是消息的核心。
答案:D
4. 小勇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几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改。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甲】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使国民党军队加紧布置长江防线。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乙】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亲自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军将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丙】在袭击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甲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应将 删去。
(2)乙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3)丙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甲】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使国民党军队加紧布置长江防线。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乙】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亲自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军将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丙】在袭击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甲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应将 删去。
(2)乙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3)丙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答案:
(1)“使”
(2)双引号 书名号
(3)“袭击”“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