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
D.吾与汝/毕力平险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
D.吾与汝/毕力平险
答案:B
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阴,指汉水北岸。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岸;阳,指山的北面、水的南岸。
B.汝,代词,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C.“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的寓言都出自《列子》。
D.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孀妻,指丧夫的妇人。
A.汉阴,指汉水北岸。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岸;阳,指山的北面、水的南岸。
B.汝,代词,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C.“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的寓言都出自《列子》。
D.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孀妻,指丧夫的妇人。
答案:A
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且
C.
D.年
A.
其
妻献疑 其
如土石何B.且
焉
置土石 有子存焉
C.
以
残年余力 以
君之力D.年
且
九十 且
焉置土石答案:C
4. 根据要求填空。
愚公移山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因为要移的山“ , ”,山高大无比,而移山的路程也远,往往“ , ”,可愚公年纪大了,移山的人手也不够,除此之外,工具也十分简陋,愚公祖孙只能“ , ”,所以连河曲智叟也在嘲笑他们:“甚矣, !”
愚公移山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因为要移的山“ , ”,山高大无比,而移山的路程也远,往往“ , ”,可愚公年纪大了,移山的人手也不够,除此之外,工具也十分简陋,愚公祖孙只能“ , ”,所以连河曲智叟也在嘲笑他们:“甚矣, !”
答案:4. 方七百里 高万仞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汝之不惠
5. 我校八年级(1)班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激情。不少于 60 字。
(2)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定义。
材料一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节选自歌曲《愚公移山》歌词)
材料二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 33.76 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沙漠边缘植树造林绿化持续展开。截至 2023 年年底,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已形成长度约 2761 千米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绿洲之间,还剩余 285 千米“缺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任务最为艰巨的区域之一。
2023 年 11 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打响。历经一年多艰苦奋战,11 月 28 日上午,于田县境内的最后一段空白区锁边合龙,标志着塔克拉玛干沙漠 3046 千米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完全闭合。此次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不仅将发挥生态功能、强化当地生态屏障,更见证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愚公移山精神创造的这一新时代奇迹。
(选自 2024 年 12 月 2 日《新疆日报》,有删改)
(3)下面是一些同学在学习完《愚公移山》后发表的不同观点。根据你的理解,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愚公的做法不可思议。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这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不值得提倡。
观点二:愚公其实根本不应该去移大山,而应该直接搬家。这样要比移大山省事多了,也用不着花祖祖辈辈那么多代人的时间去移大山。相信和愚公同样处境的人都会选择搬家,而不是选择去移山。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激情。不少于 60 字。
(2)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定义。
材料一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节选自歌曲《愚公移山》歌词)
材料二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 33.76 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沙漠边缘植树造林绿化持续展开。截至 2023 年年底,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已形成长度约 2761 千米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绿洲之间,还剩余 285 千米“缺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任务最为艰巨的区域之一。
2023 年 11 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打响。历经一年多艰苦奋战,11 月 28 日上午,于田县境内的最后一段空白区锁边合龙,标志着塔克拉玛干沙漠 3046 千米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完全闭合。此次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不仅将发挥生态功能、强化当地生态屏障,更见证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愚公移山精神创造的这一新时代奇迹。
(选自 2024 年 12 月 2 日《新疆日报》,有删改)
(3)下面是一些同学在学习完《愚公移山》后发表的不同观点。根据你的理解,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愚公的做法不可思议。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这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不值得提倡。
观点二:愚公其实根本不应该去移大山,而应该直接搬家。这样要比移大山省事多了,也用不着花祖祖辈辈那么多代人的时间去移大山。相信和愚公同样处境的人都会选择搬家,而不是选择去移山。
答案:(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的一篇优秀的寓言,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受到愚公精神的鼓舞。读了这则寓言,你有怎样的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则寓言的精神内涵,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2)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精神。
(3)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目光远大,看到移山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搬家和智叟的观点一样,只是静止地看问题,目光短浅,实乃愚也。
(2)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精神。
(3)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目光远大,看到移山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搬家和智叟的观点一样,只是静止地看问题,目光短浅,实乃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