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答案: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同遵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同遵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 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
(3)入则无法家拂士(“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同“增
”)(2)困于心,衡于虑(“
衡
”同“横
”,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同“弼
”,辅佐
)答案:
(1)曾 增
(2)衡 横 梗塞、不顺
(3)拂 弼 辅佐
(1)曾 增
(2)衡 横 梗塞、不顺
(3)拂 弼 辅佐
2. 一词多义
(1)发
舜
征于色,
(2)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
(3)于
舜发
故天将降大任
(4)而
征于色,发于声,
然后知生于忧患
(1)发
舜
发
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
发
于声,而后喻(动词,显露、流露
)(2)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
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
贤士
)(3)于
舜发
于
畎亩之中(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介词,在
)(4)而
征于色,发于声,
而
后喻(连词,表顺承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
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
)答案:
(1)兴起,指被任用 显露、流露
(2)狱官 贤士
(3)从 在
(4)表顺承 表并列
(1)兴起,指被任用 显露、流露
(2)狱官 贤士
(3)从 在
(4)表顺承 表并列
3. 词类活用
(1)动心
(2)人恒
(1)动心
忍
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撼
、使……坚忍
)(2)人恒
过
,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答案:
(1)使……震撼 使……坚忍
(2)犯错误
(1)使……震撼 使……坚忍
(2)犯错误
4. 古今异义
(1)
(古义:
(2)
[古义:
(3)出则无
(古义:
(4)
(古义:
(1)
所
以
动心忍性(古义:
用来……的办法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2)
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
征验、表现
。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3)出则无
敌
国
外患者(古义: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今义:敌对的国家。)(4)
然
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答案:
(1)用来……的办法
(2)征验、表现
(3)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4)这样以后
(1)用来……的办法
(2)征验、表现
(3)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4)这样以后
5. 重点词语
(1)傅说
(2)行拂
(3)人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1)傅说
举
于版筑之间举:选拔、任用
(2)行拂
乱
其所为乱:扰乱
(3)人
恒
过,然后能改恒:常常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喻:了解、明白
答案:
(1)选拔、任用
(2)扰乱
(3)常常
(4)了解、明白
(1)选拔、任用
(2)扰乱
(3)常常
(4)了解、明白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
(1)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1)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