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练答案 2025年同步导学案课时练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63页解析答案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庄严地____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南部。①门南约 463 米、正阳门北约 440 米左右的线。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的碑心石上 juān 刻着毛主席于 1955 年 6 月 9 日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
金大字。碑身背面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顶是上有卷云下有重
的小庑殿顶。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是为纪念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的。从它建成之日起,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前来瞻仰。它承载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对英雄先烈的纪念与缅怀。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金(
liú
) 重幔(
màn
) juān(
)刻
(2) 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对“伫立”和“矗立”的解释,请你结合小贴士,选出正确的词语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矗立

(3) 文段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①句成分赘余,应删去“约 440 米左右”中的“左右”或“约”;②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建设”或“而建的”。

答案:1.
(1)liú màn 镌
(2)矗立
(3)①句成分赘余,应删去“约 440 米左右”中的“左右”或“约”;②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建设”或“而建的”。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2024 年 2 月 26 日,全新亮相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引发关注,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开馆首日就迎来 5000 多名观众。
②殷墟博物馆新馆,何以成为顶流?
③新颖的造型博人眼球。刚亮相的新馆也确实惊艳——这是一座恢宏大气的“鼎”形建筑。青铜饰面幕墙,大门上方用甲骨文写着“大邑商”三个字。馆内展厅面积
2.2 万平方米,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
4000 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均为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④社交平台助力人气飙升。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已经去新馆打过卡。有网友说,早上去一直看到闭馆,逛了 9 小时,太震撼了!还有不少网友逛完后,点了一杯“殷墟限定”的甲骨文咖啡。
⑤现代技术的呈现和互动也助力宣传工作。郑州商城的杜岭方鼎、山东苏埠屯的亚醜青铜钺、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殷墟妇好墓的跪坐玉人等 20 多件珍贵文物,通过裸眼 3D 技术呈现,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商文明和甲骨文的魅力。
⑥历史本身的厚重和神秘感令人心驰神往。有人说,甲骨文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这种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画而成的文字,形态各异,线条纤细,给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感觉。也有人说,甲骨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之一。
⑦殷墟博物馆用自身的硬实力和与时俱进的理念诠释了顶流的底气。它将给予我们鼓励,让我们认识自己,坚定文化自信,直面未来。殷墟的这场“千年之约”,你准备去吗?
(摘编自姜晓蓉《这个新开的博物馆,顶流是它们》)
材料二:
①2024 年 3 月 26 日,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迎来开馆满月。一个月以来,该馆接待观众已突破 100 万人次,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文化新热点。
②“甲骨特展”展厅的一部“王子日记”特别引人注目:身为商王武丁之子,“子”亲自主持祭祀,关注农业生产,率军出征,组织田猎。长大后,“子”研习“射”“御”“舞”“乐”等当时贵族子弟必备的技艺与礼仪规范,用心不倦。透过一条条卜辞,人们发现这位深得父母喜爱的“子”遇事必占卜。殷墟博物馆讲解员举例称,有一天,“子”生病了,他便占卜是否去上学,可见当时学校已经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谁也不能旷课,这条卜辞就像一张 3000 多年前的“请假条”。商王武丁在位 59 年,征战无数,是一位铁血君王。还有一条卜辞让观众感触颇深。“商王武丁去看‘子’在学校学习舞蹈,就类似今天孩子在幼儿园表演舞蹈,父母来观赏。”讲解员说,“通过商王去看‘子’学习舞蹈,我们能看出他的铁血柔肠。”
③憨态可掬的亚长牛尊也是新馆里的大“网红”。它穿越几千年的历史而来,浑身上下带着历史沧桑感。作为典型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酒具,牛尊通长 40 厘米、腰围 52.5 厘米,体形丰满健硕、四肢短而粗壮,仿佛是一位稳重的长者。它的眼睛炯炯有神,牛角则显得威武而有力,整体形象充满了活力,向人们再现了将军打仗归来庆功祭祀的场景。
④殷墟博物馆新馆共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 4000 件(套),绝大多数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自 1950 年以来发掘的精品文物,近 3000 件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节选自陈关超、张莹莹《殷墟甲骨文:穿越历史长河 焕发时代光彩》,有删改)
2.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材料一第②段与第③~⑥段构成“总—分”结构,从四个方面解释了殷墟博物馆新馆晋升顶流的原因。
B. 材料二第②段介绍“王子日记”时,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地展现了“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C. 材料二第③段介绍亚长牛尊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亚长牛尊的尺寸大小。
D. 殷墟博物馆新馆共展出文物近 4000 件(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自 1950 年以来发掘的精品文物。
3. 材料一第③段中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
“约”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说明馆内展厅面积不是精确的 2.2 万平方米,可能比 2.2 万平方米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近”表示接近,说明展出文物的数量接近4000 件(套),不是正好 4000 件(套)。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4. 材料二是如何一步步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首先,由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文化新热点这一现象引出说明对象——殷墟博物馆新馆;然后,介绍了“甲骨特展”厅的“王子日记”,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地展现了“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接着,介绍了亚长牛尊的外观和用途;最后,总体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藏品及其地位和价值。

答案:2.D 3.“约”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说明馆内展厅面积不是精确的 2.2 万平方米,可能比 2.2 万平方米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近”表示接近,说明展出文物的数量接近4000 件(套),不是正好 4000 件(套)。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4.首先,由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文化新热点这一现象引出说明对象——殷墟博物馆新馆;然后,介绍了“甲骨特展”厅的“王子日记”,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地展现了“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接着,介绍了亚长牛尊的外观和用途;最后,总体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藏品及其地位和价值。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