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下列电路图中,开关S能控制灯泡$L_1、$$L_2$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

A.(a)、(d)
B.(a)、(c)
C.(b)、(d)
D.(c)、(d)
A
)。
A.(a)、(d)
B.(a)、(c)
C.(b)、(d)
D.(c)、(d)
答案:A
8. 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_1$的两端。若此时闭合开关S,则一定会导致(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_1$不亮$
$D.L_2$的灯丝烧断
C
)。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_1$不亮$
$D.L_2$的灯丝烧断
答案:C
解析:
电流表电阻很小,与$L_1$并联时,$L_1$被短路,电流不经过$L_1$,所以$L_1$不亮;此时电路为$L_2$的简单电路,电源未短路,电流表和$L_2$不一定损坏。
C
C
9. 若要求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A.A和D
B.C和B
C.B和D
D.A和B
A
)。
A.A和D
B.C和B
C.B和D
D.A和B
答案:A
解析: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需“一上一下”接线。当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中电阻变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长。
若接A和D: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AP段,长度变长,电阻变大。
若接C和B: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BP段,长度变短,电阻变小。
若接B和D: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BP段,长度变短,电阻变小。
若接A和B:接入电路的是定值电阻,滑片移动电阻不变。
A
若接A和D: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AP段,长度变长,电阻变大。
若接C和B: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BP段,长度变短,电阻变小。
若接B和D: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BP段,长度变短,电阻变小。
若接A和B:接入电路的是定值电阻,滑片移动电阻不变。
A
10. 小刚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主要操作是(

A.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D.将滑动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
A.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D.将滑动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答案:D
解析: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需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当A、B两点间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后,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电阻增大,其两端电压增大。为保持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到原来的值。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故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D
1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
)。
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答案:C
解析:
开关S断开时,R₁与R₂串联,电压表测R₂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开关S闭合时,R₁被短路,电路为R₂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通过R₂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总电阻大于各分电阻,S闭合后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I=\frac{U}{R}$知电流表示数变大。
S断开时,电压表测R₂分压$U₂=IR₂$;S闭合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且$U>U₂$,电压表示数变大。
结论: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1
开关S闭合时,R₁被短路,电路为R₂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通过R₂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总电阻大于各分电阻,S闭合后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I=\frac{U}{R}$知电流表示数变大。
S断开时,电压表测R₂分压$U₂=IR₂$;S闭合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且$U>U₂$,电压表示数变大。
结论: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1
12. 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如图所示。若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_1、$$L_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该电路中的故障是(

A.电源正极与a之间断路
B.a、$L_1、$b之间断路
C.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
D.b、$L_2、$c之间断路
D
)。
A.电源正极与a之间断路
B.a、$L_1、$b之间断路
C.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
D.b、$L_2、$c之间断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