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1 kg水吸收42 000 J热量后,温度升高10
℃。答案:J/(kg·℃) 10
2. 一杯水温度从10℃上升到50℃时,水的比热容
不变
(变大/不变/变小,下同);当水结冰后,比热容变小
。答案:不变 变小
3. 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
傍晚
(早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较大这一属性。答案:傍晚 比热容
4. 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A.水比较便宜
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容大
D.水的沸点高
C
)。A.水比较便宜
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容大
D.水的沸点高
答案:C
5. 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B.在放出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由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它们的比热容相同
D.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A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B.在放出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由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它们的比热容相同
D.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答案:A
6. 下列过程中,物体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大块花岗岩石块切割成小块
B.把铁屑熔化后浇铸成铁块
C.把玻璃投入热水中加热后再取出
D.冰熔化成水
D
)。A.大块花岗岩石块切割成小块
B.把铁屑熔化后浇铸成铁块
C.把玻璃投入热水中加热后再取出
D.冰熔化成水
答案:D
7. 若将比热容不同的物体同时放入冰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多
C.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D.无法确定谁放出的热量多
D
)。A.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多
C.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D.无法确定谁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D
解析:
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由公式$Q_{放} = cm\Delta t$决定,其中$c$为比热容,$m$为质量,$\Delta t$为温度变化量。题目中仅表明物体比热容不同,未提及质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因此无法确定谁放出的热量多。
D
D
8.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远远小于内陆地区,这是因为(
A.水的传热本领比泥沙差
B.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C.水的密度不同
D.水的比热容比泥沙大
D
)。A.水的传热本领比泥沙差
B.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C.水的密度不同
D.水的比热容比泥沙大
答案:D
9. 小明和小华在研究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实验中,用两个同样规格的电热杯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它们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
(2)通过温度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煤油的温度上升得比水
(3)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4)可得到的结论:
(1)对它们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
吸收相同热量
。(2)通过温度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煤油的温度上升得比水
快
。(3)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需要加热的时间长。(4)可得到的结论:
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答案:(1)吸收相同热量 (2)快 (3)水 (4)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10. 小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某液体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12-3-2所示。实验中,水和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知:

甲
(甲/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³
$J/(kg\cdot ^{\circ }C)$。$[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dot ^{\circ }C)]$
答案:甲 2.1×10³
解析:
甲 $2.1×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