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2 分)
1. 下列词语中,“不”的读音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① 不久
② 不去
③ 不多
④ 不行
2. 与“莲”字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① 爪
② 尖
③ 口
④ 拼
3. 读《春节童谣》,下列不属于春节习俗的是(
① 磨豆腐
② 宰公鸡
③ 扫房子
④ 吃月饼
1. 下列词语中,“不”的读音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②
)① 不久
② 不去
③ 不多
④ 不行
2. 与“莲”字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②
)① 爪
② 尖
③ 口
④ 拼
3. 读《春节童谣》,下列不属于春节习俗的是(
④
)① 磨豆腐
② 宰公鸡
③ 扫房子
④ 吃月饼
答案:1. ②
2. ②
3. ④
2. ②
3. ④
解析:
1.  ①“不久”中“不”读音为“bù”;②“不去”中“不”读音为“bù”(在去声前变调为“bú” ,但本题从调类本质读音考虑与其他情况对比,原调“bù”与其他在调类实际发音不同情况对比有差异,这里②实际发音变调);③“不多”中“不”读音为“bù”;④“不行”中“不”读音为“bù”(在阳平前变调为“bú” ,同样从调类本质读音考虑)。“不去”中“不”因变调实际发音与其他在调类本质为“bù”的不同,所以“不”读音与其他不同一项是②。
2. “莲”是上下结构。①“爪”是单一结构;②“尖”是上下结构;③“口”是单一结构;④“拼”是左右结构。所以与“莲”字结构相同一项是②。
3. ①“磨豆腐”、②“宰公鸡”、③“扫房子”都是春节习俗;④“吃月饼”是中秋节习俗,不属于春节习俗,所以答案是④ 。
2. “莲”是上下结构。①“爪”是单一结构;②“尖”是上下结构;③“口”是单一结构;④“拼”是左右结构。所以与“莲”字结构相同一项是②。
3. ①“磨豆腐”、②“宰公鸡”、③“扫房子”都是春节习俗;④“吃月饼”是中秋节习俗,不属于春节习俗,所以答案是④ 。
六、照样子,写句子。(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6 分)
1. 例: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2. 例: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1. 例: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我
把作业一本一本地放进书包里
。2. 例: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天
更蓝了
,云
更白了
。答案:1. 我 把 作业一本一本(或答“一张一张”等合适量词)地放进书包里。
2. 天更蓝了,云更白了。
2. 天更蓝了,云更白了。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 分)
1. 猴
2. 解落
1. 猴
子
的尾巴
长
。 鸡的尾巴
弯
。2. 解落
三
秋叶
,能开二月
花。过江千尺
浪,入竹
万竿斜。答案:1. 子 长 巴 弯
2. 三 叶 开二月 尺 竹
2. 三 叶 开二月 尺 竹
解析:
1. 出自课文《比尾巴》,原文为“猴子的尾巴长。公鸡的尾巴弯。”
2. 出自李峤《风》,全诗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 出自李峤《风》,全诗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