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据提示填空。(10分)
1. “里”的笔顺是
2. “山”的第二画是
3. “果”字共
4. “晚”的偏旁是
1. “里”的笔顺是
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共7
画。2. “山”的第二画是
竖折/竖弯
,带有这个笔画的字还有出
,“山”可以组词:大山
、山水
。3. “果”字共
8
画,第五画是横
。4. “晚”的偏旁是
日
,“晚”的反义词是早
。答案:1. 竖、横折、横、横、竖、横、横;7 2. 竖折/竖弯;出;大山;山水 3. 8;横 4. 日;早
解析:
1. “里”的笔顺:竖、横折、横、横、竖、横、横,共7画。2. “山”的笔顺:竖、竖折/竖弯、竖,第二画是竖折/竖弯,带有该笔画的字如“出”,“山”可组词“大山”“山水”。3. “果”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共8画,第五画是横。4. “晚”的偏旁是日字旁,反义词是“早”。
六、读一读,连一连。(8分)
种瓜得瓜 更进一步 小鸡 画月牙
千里之行 后人乘凉 小狗 画枫叶
前人栽树 种豆得豆 小鸭 画梅花
百尺竿头 始于足下 小马 画竹叶
种瓜得瓜 更进一步 小鸡 画月牙
千里之行 后人乘凉 小狗 画枫叶
前人栽树 种豆得豆 小鸭 画梅花
百尺竿头 始于足下 小马 画竹叶
答案:谚语连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动物脚印连线: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
(以连线对应关系来看,本题无ABCD选项内容,若按照整体题目连线正确对应来算,本题无标准ABCD选项形式答案,可视为特殊连线题不填ABCD选项。)
动物脚印连线: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
(以连线对应关系来看,本题无ABCD选项内容,若按照整体题目连线正确对应来算,本题无标准ABCD选项形式答案,可视为特殊连线题不填ABCD选项。)
解析:
本题可根据常见的谚语搭配以及动物脚印的特点来进行连线。
谚语连线:
“种瓜得瓜”对应“种豆得豆”,这是一组常见的表述因果关系对应的谚语。
“千里之行”对应“始于足下”,强调事情的成功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前人栽树”对应“后人乘凉”,说明前人为后人造福。
“百尺竿头”对应“更进一步”,鼓励人们在取得成绩后继续努力。
动物脚印连线:
小鸡的脚印形状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小狗的脚印形状像梅花,所以小狗画梅花。
小鸭的脚印形状像枫叶,所以小鸭画枫叶。
小马的脚印形状像月牙,所以小马画月牙。
谚语连线:
“种瓜得瓜”对应“种豆得豆”,这是一组常见的表述因果关系对应的谚语。
“千里之行”对应“始于足下”,强调事情的成功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前人栽树”对应“后人乘凉”,说明前人为后人造福。
“百尺竿头”对应“更进一步”,鼓励人们在取得成绩后继续努力。
动物脚印连线:
小鸡的脚印形状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小狗的脚印形状像梅花,所以小狗画梅花。
小鸭的脚印形状像枫叶,所以小鸭画枫叶。
小马的脚印形状像月牙,所以小马画月牙。
七、选择反义词填空。(6分)
小—大 来—去 东—西
1. 太阳从
2. 春
3. 哥哥
小—大 来—去 东—西
1. 太阳从
东
方升起,在西
边落下。2. 春
去
花还在,人来
鸟不惊。3. 哥哥
大
,我小
。答案:1. 东,西
2. 去,来
3. 大,小
2. 去,来
3. 大,小
解析:
1. 根据地理常识,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所以依次选择“东”“西”;
2. “春去花还在”表达春天过去花仍在,“人来鸟不惊”描述人来了鸟也不惊飞,所以依次选择“去”“来”;
3. 通常用“大”和“小”形容年龄大小,这里说哥哥和我,所以依次选择“大”“小”。
2. “春去花还在”表达春天过去花仍在,“人来鸟不惊”描述人来了鸟也不惊飞,所以依次选择“去”“来”;
3. 通常用“大”和“小”形容年龄大小,这里说哥哥和我,所以依次选择“大”“小”。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4分)
1. 锄
2.
3. 解落三秋叶,能
4. 雪地里
1. 锄
禾
当日
,汗滴禾下土
。2.
五
星红旗,我们的
国旗。国歌声中
,徐徐升
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3. 解落三秋叶,能
开二月
花。过江千尺
浪,入竹万竿斜。4. 雪地里
来了一
群小
画家。答案:1. 禾;日;禾下土
2. 五;我们的;中;升;我们立正
3. 开二月;尺
4. 来了一;小
2. 五;我们的;中;升;我们立正
3. 开二月;尺
4. 来了一;小
解析:
1. 这是一道基于课文内容记忆的填空题,需回忆相关课文准确填写。根据常见课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所以依次填“禾”“日”“禾下土”。
2. 对于描写国旗相关课文,“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故依次填“五”“我们的”“中”“升”“我们立正”。
3. 从古诗内容可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所以依次填“开二月”“尺”。
4. 依据课文内容,“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应填“来了一”“小”。
2. 对于描写国旗相关课文,“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故依次填“五”“我们的”“中”“升”“我们立正”。
3. 从古诗内容可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所以依次填“开二月”“尺”。
4. 依据课文内容,“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应填“来了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