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师为了让大家加深对古诗的学习感知,吟诵了以下两首诗。
| 望 洞 庭 | 兰溪①棹歌② |
| [唐] 刘禹锡 | [唐] 戴叔伦 |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③中山色镜中看。 |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兰溪三日桃花雨④,半夜鲤鱼来上滩。 |
[注释] ① 兰溪:兰江,钱塘江支流。 ② 棹(zhào)歌:渔民的船歌。 ③ 越:周朝国名,原在今浙江东部,后扩展到江苏、山东。 ④ 桃花雨:江南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1. 这两首诗都是写水上夜景。其中,《望洞庭》写的是秋季
2. 请说说《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两句诗的意思。
3. (对比阅读)两首诗都擅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景物,请借助表格进行赏析。
| 诗 歌 | 《望洞庭》 | 《兰溪棹歌》 |
| 相同点 |$ \multicolumn{2}{|c|}{把水面比作镜子,突出了水(1)清澈、平静的特点。} $|
| 不同点 | 把(2)
| 望 洞 庭 | 兰溪①棹歌② |
| [唐] 刘禹锡 | [唐] 戴叔伦 |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③中山色镜中看。 |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兰溪三日桃花雨④,半夜鲤鱼来上滩。 |
[注释] ① 兰溪:兰江,钱塘江支流。 ② 棹(zhào)歌:渔民的船歌。 ③ 越:周朝国名,原在今浙江东部,后扩展到江苏、山东。 ④ 桃花雨:江南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1. 这两首诗都是写水上夜景。其中,《望洞庭》写的是秋季
洞庭湖
(填地名)的夜景;《兰溪棹歌》则描绘了春季
(填季节)的兰溪夜景,我是从“桃花雨
”一词看出来的。2. 请说说《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两句诗的意思。
示例: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3. (对比阅读)两首诗都擅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景物,请借助表格进行赏析。
| 诗 歌 | 《望洞庭》 | 《兰溪棹歌》 |
| 相同点 |$ \multicolumn{2}{|c|}{把水面比作镜子,突出了水(1)清澈、平静的特点。} $|
| 不同点 | 把(2)
洞庭湖
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3)青螺
,想象奇特,形象地描绘出山水融为一体的景象。 | 把月亮比作(4)眉毛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5)弯弯
的形状。 |答案:
1.洞庭湖 春季 桃花雨 
2.示例: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3.(1)清澈、平静(2)洞庭湖(3)青螺(4)眉毛(5)弯弯
四、将下列描写秋天的词语补充完整。
一(
一(
叶
)知秋 西风落(叶
) 金(桂
)飘香 北(雁
)南飞答案:叶,叶,桂,雁
解析:
本题可根据对描写秋天词语的积累来补充完整。
“一(叶)知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西风落(叶)”,西风就是秋风,秋风扫落叶,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
“金(桂)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北(雁)南飞”,北方的大雁往南飞,因为秋天北方天气变冷,大雁会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一(叶)知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西风落(叶)”,西风就是秋风,秋风扫落叶,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
“金(桂)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北(雁)南飞”,北方的大雁往南飞,因为秋天北方天气变冷,大雁会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五、将下列植物名填入诗句中,再读一读,记一记。(填序号)
① 菊花 ② 荷 ③ 桂花 ④ 松
1. 人闲(
2.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3. 明月(
4. (
① 菊花 ② 荷 ③ 桂花 ④ 松
1. 人闲(
③
)落,夜静春山空。 2.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①
)。3. 明月(
④
)间照,清泉石上流。 4. (
②
)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答案:1.③
2.①
3.④
4.②
2.①
3.④
4.②
解析:
1.“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根据对古诗的记忆,这句诗出自王维的《鸟鸣涧》,描述的是桂花落下的情景,所以应填③。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此句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重阳节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这里说的是菊花,应填①。
3.“明月( )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描绘的是明月透过松林洒下的景象,应填④。
4.“( )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说的是荷花凋谢,应填②。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此句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重阳节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这里说的是菊花,应填①。
3.“明月( )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描绘的是明月透过松林洒下的景象,应填④。
4.“( )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说的是荷花凋谢,应填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