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孔雀舞
吴 然
①傣族小姑娘喊凤,养了两只小孔雀。小孔雀的脖子又细又长,绿蓝绿蓝的绒毛,真可爱。
②小孔雀慢慢地长大,越来越美丽了。喊凤带它们到小河边饮水、洗澡,到竹林里捉虫,到草滩上吃嫩草、做游戏。
③孔雀喜欢跳舞,动作优美。喊凤跟着学,还唱着好听的歌:“孔雀啊,孔雀,你像金子一样闪亮,你住在太阳的家乡……”
④喊凤7岁了,要到民族小学读书了。两只孔雀咬住她的筒裙,不让她走。“听话,”喊凤说,“我去报名领新课本。我学会识字,学会算术,就来教你们……”两只孔雀还是紧紧地跟在喊凤身后。妈妈只好拿竹棍把它们轰开。
⑤民族小学在一棵大青树旁,周围都是凤尾竹。
⑥喊凤来到学校,老师问她会不会数数,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喊凤只会数数,不会写名字。她怕老师失望,忙说:“我会跳孔雀舞!”
⑦“真的?”老师说,“跳一个看看。”
⑧喊凤大大方方地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就像一只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呢!不知怎么,两只孔雀听到了喊凤的歌声,叫着跑来了。它们亮开美丽的屏扇,在喊凤身边旋转、鸣叫。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拍起手来。
⑨喊凤领到了新课本,带着两只孔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选自《走月亮》,有删改)
1.(阅读要素)文章描写了小孔雀的外形特点,请用有新鲜感的词语填写下图。
<图片>
2. 喊凤是(
A. 傣族
B. 汉族
C. 景颇族
D. 阿昌族
3. 下列说法与第②、第③自然段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孔雀很美丽。
B. 养孔雀很麻烦。
C. 喊凤很爱孔雀。
D. 喊凤跟着孔雀学跳舞。
4.(情境学习)同学们针对文章内容展开了讨论,请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图片>
5.(1)(阅读要素)“喊凤大大方方地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就像一只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呢!”这句话非常有新鲜感,把
(2)请你观察右图,仿写句子:小朋友们在滑梯上一会儿爬上,一会儿滑下,就像
<图片>
6.(思辨探究)你喜欢小姑娘喊凤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我
7.(链接教材)对比阅读本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完成下面的表格。
|选 文|《孔雀舞》|《大青树下的小学》|
|描写对象|喊凤与孔雀|
|情 感|
<图片>
孔雀舞
吴 然
①傣族小姑娘喊凤,养了两只小孔雀。小孔雀的脖子又细又长,绿蓝绿蓝的绒毛,真可爱。
②小孔雀慢慢地长大,越来越美丽了。喊凤带它们到小河边饮水、洗澡,到竹林里捉虫,到草滩上吃嫩草、做游戏。
③孔雀喜欢跳舞,动作优美。喊凤跟着学,还唱着好听的歌:“孔雀啊,孔雀,你像金子一样闪亮,你住在太阳的家乡……”
④喊凤7岁了,要到民族小学读书了。两只孔雀咬住她的筒裙,不让她走。“听话,”喊凤说,“我去报名领新课本。我学会识字,学会算术,就来教你们……”两只孔雀还是紧紧地跟在喊凤身后。妈妈只好拿竹棍把它们轰开。
⑤民族小学在一棵大青树旁,周围都是凤尾竹。
⑥喊凤来到学校,老师问她会不会数数,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喊凤只会数数,不会写名字。她怕老师失望,忙说:“我会跳孔雀舞!”
⑦“真的?”老师说,“跳一个看看。”
⑧喊凤大大方方地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就像一只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呢!不知怎么,两只孔雀听到了喊凤的歌声,叫着跑来了。它们亮开美丽的屏扇,在喊凤身边旋转、鸣叫。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拍起手来。
⑨喊凤领到了新课本,带着两只孔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选自《走月亮》,有删改)
1.(阅读要素)文章描写了小孔雀的外形特点,请用有新鲜感的词语填写下图。
<图片>
(1)美丽 (2)绿蓝绿蓝 (3)又细又长
2. 喊凤是(
A
)的小姑娘。A. 傣族
B. 汉族
C. 景颇族
D. 阿昌族
3. 下列说法与第②、第③自然段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B
)A. 孔雀很美丽。
B. 养孔雀很麻烦。
C. 喊凤很爱孔雀。
D. 喊凤跟着孔雀学跳舞。
4.(情境学习)同学们针对文章内容展开了讨论,请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图片>
两只孔雀亮开的屏扇很漂亮,大家都很喜欢看。(√) 喊凤怕老师失望,所以跳孔雀舞给老师看。(√)
5.(1)(阅读要素)“喊凤大大方方地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就像一只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呢!”这句话非常有新鲜感,把
喊凤跳舞的样子
比作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
,写出了喊凤跳舞动作的优美
。(2)请你观察右图,仿写句子:小朋友们在滑梯上一会儿爬上,一会儿滑下,就像
一群小鸟在树林间飞来飞去
。<图片>
6.(思辨探究)你喜欢小姑娘喊凤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我
喜欢
喊凤,因为她很爱孔雀,带着孔雀饮水、洗澡、捉虫、做游戏,还教孔雀学知识,并且她跳孔雀舞很出色
。7.(链接教材)对比阅读本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完成下面的表格。
|选 文|《孔雀舞》|《大青树下的小学》|
|描写对象|喊凤与孔雀|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情 感|
喊凤与孔雀的亲密和谐
|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
|<图片>
答案:1.(1)美丽 (2)绿蓝绿蓝  (3)又细又长 
2.A
3.B
4.两只孔雀亮开的屏扇很漂亮,大家都很喜欢看。(√) 喊凤怕老师失望,所以跳孔雀舞给老师看。(√)
5.(1)喊凤跳舞的样子;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喊凤跳舞动作的优美 (2)一群小鸟在树林间飞来飞去
6.喜欢;她很爱孔雀,带着孔雀饮水、洗澡、捉虫、做游戏,还教孔雀学知识,并且她跳孔雀舞很出色
7.(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2)喊凤与孔雀的亲密和谐 (3)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
2.A
3.B
4.两只孔雀亮开的屏扇很漂亮,大家都很喜欢看。(√) 喊凤怕老师失望,所以跳孔雀舞给老师看。(√)
5.(1)喊凤跳舞的样子;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喊凤跳舞动作的优美 (2)一群小鸟在树林间飞来飞去
6.喜欢;她很爱孔雀,带着孔雀饮水、洗澡、捉虫、做游戏,还教孔雀学知识,并且她跳孔雀舞很出色
7.(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2)喊凤与孔雀的亲密和谐 (3)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
解析:
1.根据文中对小孔雀外形的描述,找到对应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填写。
2.从文中第一句话明确喊凤的民族。
3.逐一分析选项与第②③自然段内容的相符性。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每个说法的正误。
5.(1)分析句子中的比喻成分,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表达效果;(2)观察图片进行合理的仿写。
6.结合文章中喊凤的行为和品质,表达自己的喜好并说明理由。
7.对比两篇文章,分别找出描写对象和表达的情感。
2.从文中第一句话明确喊凤的民族。
3.逐一分析选项与第②③自然段内容的相符性。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每个说法的正误。
5.(1)分析句子中的比喻成分,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表达效果;(2)观察图片进行合理的仿写。
6.结合文章中喊凤的行为和品质,表达自己的喜好并说明理由。
7.对比两篇文章,分别找出描写对象和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