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语的日记片段,完成练习。(16 分)
xiào yuán( )美,美在四季如画。春天,小草从 shī rùn( )的泥土里探出头来,cū zhuàng( )的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凤(fēng fèng)尾竹的影子在墙(qiáng jiàng)壁上摇晃;夏天,午后的阵雨给同学们带来一丝 liáng shuǎng( ),社团里不时传来悠扬的笛(yóu dí)声,给平凡的生活增(zēn zēng)添了一份韵(yùn yún)味;秋天,枫叶红得像火焰(yán yàn),沉甸甸的果实在秋风中“摇头晃脑”,同学们把落叶做成秋天的 yóu piào( );冬天,雪花覆盖大地,同学们在快乐地打雪仗,mǎ yǐ( )在地下吃着囤积的食物,温暖地度过冬天。
1. 小语有几个字音把握不准,请你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分)
凤(fēng fèng
2. 小语有几个字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写词语,帮他把日记补充完整。(6 分)
xiào yuán(
3. 我通过
xiào yuán( )美,美在四季如画。春天,小草从 shī rùn( )的泥土里探出头来,cū zhuàng( )的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凤(fēng fèng)尾竹的影子在墙(qiáng jiàng)壁上摇晃;夏天,午后的阵雨给同学们带来一丝 liáng shuǎng( ),社团里不时传来悠扬的笛(yóu dí)声,给平凡的生活增(zēn zēng)添了一份韵(yùn yún)味;秋天,枫叶红得像火焰(yán yàn),沉甸甸的果实在秋风中“摇头晃脑”,同学们把落叶做成秋天的 yóu piào( );冬天,雪花覆盖大地,同学们在快乐地打雪仗,mǎ yǐ( )在地下吃着囤积的食物,温暖地度过冬天。
1. 小语有几个字音把握不准,请你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分)
凤(fēng fèng
√
)尾竹 墙(qiáng√
 jiàng)壁 笛(yóu dí√
)声 增(zēn zēng√
)添 韵(yùn√
 yún)味 火焰(yán yàn√
)2. 小语有几个字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写词语,帮他把日记补充完整。(6 分)
xiào yuán(
校园
) shī rùn(湿润
) cū zhuàng(粗壮
) liáng shuǎng(凉爽
) yóu piào(邮票
) mǎ yǐ(蚂蚁
)3. 我通过
联系上下文
的方法,理解了画“____”的词语“摇头晃脑”在短文中指果实在秋风中晃动的样子
。像这样带有身体部位的词语我还知道: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4 分)答案:1. fèng√;qiáng√;dí√;zēng√;yùn√;yàn√
2. 校园;湿润;粗壮;凉爽;邮票;蚂蚁
3. 联系上下文;果实在秋风中晃动的样子;面红耳赤;手忙脚乱
2. 校园;湿润;粗壮;凉爽;邮票;蚂蚁
3. 联系上下文;果实在秋风中晃动的样子;面红耳赤;手忙脚乱
1. 下面四个字中都含有“口”字,与其他三项的意思不一样的是 (
A.扣
B.喊
C.唤
D.啼
A
)A.扣
B.喊
C.唤
D.啼
答案:A
解析:
本题可先分析每个选项中“口”字在汉字中的含义,再进行对比找出意思不同的选项。
选项A:“扣”字中的“口”表示的是一种动作相关的概念,“扣”有按住、扣留等意思,这里的“口”并非表示与嘴巴发声有关的动作。
选项B:“喊”字中的“口”表示用嘴巴发出较大的声音,“喊”就是用口大声叫。
选项C:“唤”字中的“口”表示用嘴巴发出声音,“唤”就是呼叫、喊的意思。
选项D:“啼”字中的“口”表示用嘴巴发出声音,“啼”一般是鸟兽叫或者出声地哭。
通过对比可知,选项A中“口”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选项A:“扣”字中的“口”表示的是一种动作相关的概念,“扣”有按住、扣留等意思,这里的“口”并非表示与嘴巴发声有关的动作。
选项B:“喊”字中的“口”表示用嘴巴发出较大的声音,“喊”就是用口大声叫。
选项C:“唤”字中的“口”表示用嘴巴发出声音,“唤”就是呼叫、喊的意思。
选项D:“啼”字中的“口”表示用嘴巴发出声音,“啼”一般是鸟兽叫或者出声地哭。
通过对比可知,选项A中“口”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B.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我不禁大声欢呼道,“太美了!”
C.“小伙子,等一下。”老大爷喊道,“我找你钱。”
D.“小蜘蛛,你吃饱了吗”? 老屋问。
C
)A.“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B.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我不禁大声欢呼道,“太美了!”
C.“小伙子,等一下。”老大爷喊道,“我找你钱。”
D.“小蜘蛛,你吃饱了吗”? 老屋问。
答案:C
解析:
A项中“小公鸡说道”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当说话人在中间时,说话人后应用逗号;B项中“我不禁大声欢呼道”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此处“道”相当于“说”,后面应用冒号;D项中问号应放在引号内,因为这是完整引用老屋问的话。C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3. (南通真题改编)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话的写法不同的一句是 (
A.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B.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C.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D.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C
)A.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B.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C.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D.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答案:C
解析:
本题可先分析各选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找出写法不同的选项。
A选项:“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看热闹”把松鼠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选项:“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点头”把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选项: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选项:“雷云拍着大手”,“拍手”把雷云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B、D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写法不同的一项是C。
A选项:“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看热闹”把松鼠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选项:“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点头”把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选项: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选项:“雷云拍着大手”,“拍手”把雷云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B、D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写法不同的一项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