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贸易(mào miào) 惭愧(guǐ kuì) 佳节(jiā jià) 菜肴(xiáo yáo)
宴会(yàn yān) 议论(yì yī) 政务(zhèng zhèn) 洞府(fù fǔ)
赠送(zèng céng) 幻觉(huàn hàn) 亚洲(zōu zhōu) 角色(jué jiǎo)
贸易(mào miào) 惭愧(guǐ kuì) 佳节(jiā jià) 菜肴(xiáo yáo)
宴会(yàn yān) 议论(yì yī) 政务(zhèng zhèn) 洞府(fù fǔ)
赠送(zèng céng) 幻觉(huàn hàn) 亚洲(zōu zhōu) 角色(jué jiǎo)
答案:mào√ kuì√ jiā√ yáo√ yàn√ yì√ zhèng√ fǔ√ zèng√ huàn√ zhōu√ jué√
解析:
根据拼音规则和对生字读音的掌握,逐一判断每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二、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2. 一切齐全,指应有尽有。(
3.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 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
5. 世界各地。(
1.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美不胜收
)2. 一切齐全,指应有尽有。(
应有尽有
)3.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琳琅满目
)4. 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
举世闻名
)5. 世界各地。(
五洲四海
)答案:1. 美不胜收
2. 应有尽有
3. 琳琅满目
4. 举世闻名
5. 五洲四海
2. 应有尽有
3. 琳琅满目
4. 举世闻名
5. 五洲四海
解析:
1.根据题意“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对应课文中“美不胜收”这个词语最贴切,因为它表示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一一接受或欣赏。
2. “一切齐全,指应有尽有”可以对应课文中的“应有尽有”,表示一切都有,没有缺失。
3.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对应课文中的“琳琅满目”,该词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4. “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对应课文中的“举世闻名”,表示某事物非常出名,全世界都知道。
5. “世界各地”对应课文中的“五洲四海”,这个词语常用来泛指世界各地。
2. “一切齐全,指应有尽有”可以对应课文中的“应有尽有”,表示一切都有,没有缺失。
3.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对应课文中的“琳琅满目”,该词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4. “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对应课文中的“举世闻名”,表示某事物非常出名,全世界都知道。
5. “世界各地”对应课文中的“五洲四海”,这个词语常用来泛指世界各地。
三、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形容词。
(
(
(
著名
)的港口 (   闪耀
)的灯光 (   多元
)的文化(
绚烂
)的焰火 (   奔流
)的长河 (   璀璨
)的明珠答案:著名 闪耀 多元 绚烂 奔流 璀璨
解析:
根据课文内容及三年级上册所学形容词知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形容港口常用“著名”;灯光常用“闪耀”形容;文化可用“多元”修饰;焰火多为“绚烂”;长河常用“奔流”描述;明珠搭配“璀璨”。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每当夜幕降临,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
1. 这句话运用了
2. 我会仿写:
3.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美称?请试着写几句话介绍一座城市。
每当夜幕降临,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
1. 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______香港
比作______灯的海洋
,写出了______香港夜晚灯光多
的特点。2. 我会仿写:
每当雪花飘落,大地便成了白的王国。
3.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美称?请试着写几句话介绍一座城市。
昆明被称为“春城”,那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鲜花盛开,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答案:1. 比喻;香港;灯的海洋;香港夜晚灯光多
2. 每当雪花飘落,大地便成了白的王国。(答案不唯一)
3. 昆明被称为“春城”,那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鲜花盛开,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答案不唯一)
2. 每当雪花飘落,大地便成了白的王国。(答案不唯一)
3. 昆明被称为“春城”,那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鲜花盛开,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答案不唯一)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第 2 至第 4 自然段分别从
文章第 2 至第 4 自然段分别从
购物天堂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和不夜城
这些方面具体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最后一个自然段赞颂了香港真是“璀璨的明珠
”,与课文题目相呼应。答案:购物天堂 美食天堂 不夜城 璀璨的明珠
解析:
回顾课文第2至4自然段,第2段围绕“万国市场”写商品多,对应“购物天堂”;第3段讲美食,即“美食天堂”;第4段介绍旅游景点后,第5段写夜晚的“灯的海洋”即“不夜城”。最后一段总结为“璀璨的明珠”呼应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