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伴你学答案 2025年伴你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13页解析答案
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在 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
答案:振动
340
2. 声音有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
音色
。其中,音调由声源振动的
频率
决定;两次敲锣用力不同,声源振动的
幅度
不同,因而
响度
不同。
答案:音色
频率
幅度
响度
3.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用牙齿咬住,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
固体能传声

答案:固体能传声
4. 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答案: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5. 如图甲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
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果第二次划齿的力量较大,则第
次发出的声音较响。如图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a)、(b)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梳子
(b)
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

(b)
6.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静止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此现象表明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答:
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
7. 在城市道路旁常见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其含义是禁止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
处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答案:声源
8. 生活中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措施有:① 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② 城市内部分路段禁止鸣喇叭;③ 在道路两旁加装隔音墙。上述例子对应的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是:①
在传播途中控制
(选填“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途中控制”或“在声音接收处控制”,下同);②
在声源处控制
;③
在传播途中控制

答案:在传播途中控制
在声源处控制
在传播途中控制
9.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有超声波和
次声波
,人们根据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远等特点制成了
声呐

答案:次声波
声呐
10. 悬挂在某展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就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能量
。物理学中常用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
答案:能量
响度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