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 cm的光屏上得到这个物体清晰的像。若把物体放置在距凸透镜15 cm处,则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B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9.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6 cm
B.物体放在点A对应的位置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物体放在点C对应的位置上,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D.物体从点A移到点C对应位置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
A.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6 cm
B.物体放在点A对应的位置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物体放在点C对应的位置上,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D.物体从点A移到点C对应位置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答案:D
10. 喷水鱼因其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它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的昆虫像的光路图是(

D
)
答案:D
11. 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在水下的游泳者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这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水
中传播。答案:水
12. 城市主要街道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为51.10,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分贝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时鸣喇叭,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分贝
变大
变大
13. 教学楼的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他们在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表明了反射光路是可逆
的;有时阳光射进来,部分同学看到镜子里很“刺眼”,这是因为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不变
可逆
镜面反射
可逆
镜面反射
14. 生活中有很多光现象:秦淮河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反射
形成的;发生日食时,太阳光在射向地球
(选填“太阳”“地球”或“月球”,下同)的途中被月球
挡住。答案:直线传播
反射
地球
月球
反射
地球
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