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南通专版 第48页解析答案
(二)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纪念白求恩大夫
吕正操
① 白求恩大夫是全边区伤病军民最热心的救护者,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最忠实的赞助者,是全世界人类解放战线上最勇敢的战士。
② 他具有极高深的医术,有多少不可救药的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以后,从死路又回到生路来;有多少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缩短了滞院时间而很快地恢复健康。
③ 他不但具有极高明的医术,而且具有极高的创造力。他能在极为残酷的物质条件和极为残酷的斗争环境下创造出新的医疗组织和医疗办法,并把医疗工作组织在战况最激烈、炮火最密集的前线上。他来到中国,到抗战最前线的晋察冀军区,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一直为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斗争到最后一刻。
④ 白求恩大夫的死是全边区无法补偿的损失,是中华民族抗战的损失,也是人类解放事业的损失。白求恩大夫,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有三点。
⑤ 第一是他的认真的彻底的工作精神。我记得我们初次在冀中平原上会见,他首先就向我问他的工作,我请他稍事休息,他很断然地回答说:“我是为工作而来,不是为休息而来。”这次会见以后,他就去医院开展检查工作,到诊疗所施行手术,回到他的住室就写工作总结和提供意见,并根据他自己的经验著述文章,夜以继日地劳动着,从来没有看见他显出疲劳而休息一下。一直到逝世之前,他还是挣扎着补充和修改他的医疗著作,并且为军区提供许多宝贵的意见。可以说他是为工作而活着,又是为工作而死去的。工作和他的全部生活是无法分开的。
⑥ 第二是他的吃苦耐劳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他是一位自由职业者,似乎应当养成比较优裕的生活习惯;但事实上他穿着极破烂的粗布衣服,吃着极粗糙的饭食,住着极简陋的房子。他的生活和八路军的艰苦生活丝毫没有差别,并且这里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勉强的成分,从来没有听见他为自己打算过。给伤员治疗的时候,他时常自己给伤员输血,感动得许多老百姓自发地争着请求替伤员输血。因为他这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无数的人被感动了,无数的人被救活了。
⑦ 第三是他的医疗主张。他主张给伤员施行手术,要尽可能地在当时当地来施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死亡和缩短滞院时间。他亲自拟出这种手术队的组织和器械的携带方法,并且亲手来做这些治疗的装置。他坚决主张手术医生上前线,而且他自己就是这种主张的模范执行者。别的医生不上火线,他会发脾气。要是有谁阻止他到最危险的火线上去,他就会大发雷霆。在他死以前,病魔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他的生命,他还是往火线上跑。他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⑧ 白求恩大夫的死,是一个严重的损失,我们如果仅以无限的敬意来哀悼这一位国际友人,是万分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习这位国际友人钢铁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上的责任心,尤其是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这是这位国际友人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应当虚心地接收这份巨额遗产,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选自《白求恩在唐县》,有删改)
9. 文章第⑤段在写对白求恩的第一点印象时,作者写了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
作者写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这种真实的经历,证实了其认真的彻底的工作精神,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同时也表现出白求恩对工作认真到了极点,突出白求恩的伟大。

10. 文章第⑧段中加点的“最宝贵的遗产”和“巨额遗产”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______
指白求恩“钢铁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上的责任心,尤其是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白求恩精神的肯定和高度赞扬,也意味着虽然白求恩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仍然能激励我们前进,值得我们学习。

11. 第①段中出现了三个对白求恩的称呼:“救护者”“赞助者”“战士”。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对白求恩作出的评价?______
“救护者”是从他是一名医生的角度而言的,“赞助者”是从他是一位国际友人的角度而言的,“战士”是从他是一位军人的角度而言的。

12. (链接课文)本文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及写作目的方面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______
同:两文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写作目的都是表达对白求恩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异:写作手法上,毛泽东的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在赞扬白求恩的同时,还批评了党内“一些人”的不良倾向,并大力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而本文只是通过叙述白求恩在中国所做的事情来歌颂其伟大精神。

答案:9. 作者写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这种真实的经历,证实了其认真的彻底的工作精神,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同时也表现出白求恩对工作认真到了极点,突出白求恩的伟大。 10. 指白求恩“钢铁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上的责任心,尤其是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白求恩精神的肯定和高度赞扬,也意味着虽然白求恩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仍然能激励我们前进,值得我们学习。 11. “救护者”是从他是一名医生的角度而言的,“赞助者”是从他是一位国际友人的角度而言的,“战士”是从他是一位军人的角度而言的。 12. 同:两文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写作目的都是表达对白求恩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异:写作手法上,毛泽东的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在赞扬白求恩的同时,还批评了党内“一些人”的不良倾向,并大力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而本文只是通过叙述白求恩在中国所做的事情来歌颂其伟大精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