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电影社准备筹拍一部以“凡人微光”为主题的电影,旨在告诉同学们英雄与凡人都值得点赞。社长请你担任本部电影的编剧,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老许同志
崔 民
有人敲门,声音很小。我侧耳仔细听,敲门声仍然在继续。我停止了与给我装修房子的王师傅的交谈,把房门打开。一个身穿蓝色保洁制服的老师傅站在我面前,制服的袖筒和裤筒带着两条很耀眼的白线。
我急忙说:“老师傅,是不是我往外运装修垃圾的时候,弄脏了楼道,给您带来了麻烦?”老师傅摇摇头,小声说:“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装修房子难免会弄脏楼道,这不算啥事儿,我会清扫的。我是想说,您这儿要是有不要的废品,可以给我吗?”他说后面这句话时,声音变得更小了,脸上略红。他接着补充说:“我姓许,您叫我老许同志就行。”
自此,每天我走进小区,总是东张西望地寻找着老许同志。可是老许同志像跟我捉迷藏一样,一直没让我瞧见他的身影。
大约过了半个月,那天我走进小区,走过六号楼,发现前面有一大捆废纸壳向前移动,由于这捆废纸壳实在太大,我无法看到背纸壳的人。我赶紧追上去,发现正是老许同志。老许同志也认出了我。我急迫地告诉他:“赶快去我家取废品。”老许同志疑惑地瞧着我。我急忙说:“你不用顾虑王师傅,我已经和他说好了。”
老许同志说:“这样做也太为难你了。”
我说:“一点儿都不为难。”
我跟老许同志约定了时间,老许同志点点头,把纸壳重新背在身上,弯着腰往前走去。
老许同志来到我家,看到好大一堆废品,惊讶地瞧着我说:“这可让我怎么感谢你才好。”
我帮助老许同志把废品运到楼下,然后又捆绑好,装在小推车上。我要推车,老许同志拒绝,他说:“这我都感激不尽,哪能还给你添麻烦,要是这样,下次我真的不好意思再来了。”
我停住了脚步,望着老许同志走远。
隔了半个月,老许同志又来我家取了一次废品。王师傅大概是看到这次废品值钱的比较多,就说:“他再来我问问他,卖废品赚钱干什么用,真是钱多不怕咬手。”
老许同志这次取废品之后,在我的视线里一直没有出现过。我家又堆放了很多废品,我很焦急地寻找老许同志。
秋天的时候,公司领导派我去东北边远山区参加一所小学重新修建落成仪式。这所小学重新修建,我们公司对口援助了一笔资金。
我在东北边远的一个县城火车站下了火车,看到站前有两个人举着有我名字的牌子,我走过去才知道这两人是县教育局的齐局长和山区小学的张校长,他们热情地与我握手,然后把我送进车里。
张校长跟我说:“稍等一下,我们学校的退休老校长,听说您是从北京来的,非得也要来迎接你。刚才他说坐车有点累,下去活动活动腿,我这就去前面迎迎他。”
齐局长跟我聊起退休老校长,说这个人可太不一般了,一下子给学校捐了10万元,购买了教学用的电脑。他还说这座山区小学很有名气,出过一个博士,就是退休老校长的儿子,在北京工作。
我猛然想起王师傅说过,老许同志儿子是博士,便打断齐局长的话,问:“这位老校长姓什么?”
齐局长愣了一下,说:“姓许,他喜欢别人叫他老许同志,说这么叫亲切。”
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老许同志的身影,双眼顿时温热了。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有删改)
1. [任务一 梳理故事梗概] 选文叙写了“我”与“老许同志”交往的好几个小故事,请分别梳理故事情节,整理完成表格。
(1)老许失望离开 (2)“我”找到老许,和他约定来取废品的时间 (3)“我”去参加东北边远山区小学重新修建落成仪式 (4)“我”知道老许身份,深受触动
2.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任务二 品析关键词句] 选文中有些语句看似寻常,却值得品味,请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
这件事儿虽然过去了,可是那个老许同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觉得老许同志捡废品卖钱的原因,绝不像王师傅说得那样简单。
3. [任务三 探讨角色安排] 有人说王师傅这个人物不是重点,应该删去,但导演坚持保留,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导演这样安排的用意。
4.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任务四 撰写宣传文案] 导演计划在影片结尾拍摄落成仪式中张校长为老许同志颁发“突出贡献奖”的画面。请你结合老许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为其拟写一段颁奖词。
小贴士: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言简意赅,自然流畅。
老许同志
崔 民
有人敲门,声音很小。我侧耳仔细听,敲门声仍然在继续。我停止了与给我装修房子的王师傅的交谈,把房门打开。一个身穿蓝色保洁制服的老师傅站在我面前,制服的袖筒和裤筒带着两条很耀眼的白线。
我急忙说:“老师傅,是不是我往外运装修垃圾的时候,弄脏了楼道,给您带来了麻烦?”老师傅摇摇头,小声说:“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装修房子难免会弄脏楼道,这不算啥事儿,我会清扫的。我是想说,您这儿要是有不要的废品,可以给我吗?”他说后面这句话时,声音变得更小了,脸上略红。他接着补充说:“我姓许,您叫我老许同志就行。”
自此,每天我走进小区,总是东张西望地寻找着老许同志。可是老许同志像跟我捉迷藏一样,一直没让我瞧见他的身影。
大约过了半个月,那天我走进小区,走过六号楼,发现前面有一大捆废纸壳向前移动,由于这捆废纸壳实在太大,我无法看到背纸壳的人。我赶紧追上去,发现正是老许同志。老许同志也认出了我。我急迫地告诉他:“赶快去我家取废品。”老许同志疑惑地瞧着我。我急忙说:“你不用顾虑王师傅,我已经和他说好了。”
老许同志说:“这样做也太为难你了。”
我说:“一点儿都不为难。”
我跟老许同志约定了时间,老许同志点点头,把纸壳重新背在身上,弯着腰往前走去。
老许同志来到我家,看到好大一堆废品,惊讶地瞧着我说:“这可让我怎么感谢你才好。”
我帮助老许同志把废品运到楼下,然后又捆绑好,装在小推车上。我要推车,老许同志拒绝,他说:“这我都感激不尽,哪能还给你添麻烦,要是这样,下次我真的不好意思再来了。”
我停住了脚步,望着老许同志走远。
隔了半个月,老许同志又来我家取了一次废品。王师傅大概是看到这次废品值钱的比较多,就说:“他再来我问问他,卖废品赚钱干什么用,真是钱多不怕咬手。”
老许同志这次取废品之后,在我的视线里一直没有出现过。我家又堆放了很多废品,我很焦急地寻找老许同志。
秋天的时候,公司领导派我去东北边远山区参加一所小学重新修建落成仪式。这所小学重新修建,我们公司对口援助了一笔资金。
我在东北边远的一个县城火车站下了火车,看到站前有两个人举着有我名字的牌子,我走过去才知道这两人是县教育局的齐局长和山区小学的张校长,他们热情地与我握手,然后把我送进车里。
张校长跟我说:“稍等一下,我们学校的退休老校长,听说您是从北京来的,非得也要来迎接你。刚才他说坐车有点累,下去活动活动腿,我这就去前面迎迎他。”
齐局长跟我聊起退休老校长,说这个人可太不一般了,一下子给学校捐了10万元,购买了教学用的电脑。他还说这座山区小学很有名气,出过一个博士,就是退休老校长的儿子,在北京工作。
我猛然想起王师傅说过,老许同志儿子是博士,便打断齐局长的话,问:“这位老校长姓什么?”
齐局长愣了一下,说:“姓许,他喜欢别人叫他老许同志,说这么叫亲切。”
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老许同志的身影,双眼顿时温热了。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有删改)
1. [任务一 梳理故事梗概] 选文叙写了“我”与“老许同志”交往的好几个小故事,请分别梳理故事情节,整理完成表格。
(1)老许失望离开 (2)“我”找到老许,和他约定来取废品的时间 (3)“我”去参加东北边远山区小学重新修建落成仪式 (4)“我”知道老许身份,深受触动
2.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任务二 品析关键词句] 选文中有些语句看似寻常,却值得品味,请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
这件事儿虽然过去了,可是那个老许同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觉得老许同志捡废品卖钱的原因,绝不像王师傅说得那样简单。
①“这件事儿虽然过去了”承接前文事件,用“虽然……可是……”的转折句式自然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深入描写;② 通过“绝不像王师傅说得那样简单”制造认知反差,形成叙事张力,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重要伏笔,暗示将有新的矛盾冲突或真相揭示;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强调老许的特殊性,奠定其核心人物地位。
3. [任务三 探讨角色安排] 有人说王师傅这个人物不是重点,应该删去,但导演坚持保留,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导演这样安排的用意。
导演保留王师傅这一人物有诸多用意。从情节上看,王师傅对废品的争夺,制造了矛盾冲突,使情节波澜起伏,增添故事趣味性,如王师傅表示“你可是答应我,装修中的废品都归我处理”,让“我”陷入两难。从人物塑造上,王师傅对老许的误解和偏见,如他说“不知他咋想的,捡废品卖钱这个事儿还能成瘾”,与“我”对老许的好奇和探寻形成对比,突出“我”对老许的关注,也侧面烘托出老许的神秘,从而更好地塑造老许的形象。从主题表达上,王师傅的存在,更能凸显老许默默奉献、不被理解却坚守善良的品质,深化了“凡人微光”的主题。
4.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任务四 撰写宣传文案] 导演计划在影片结尾拍摄落成仪式中张校长为老许同志颁发“突出贡献奖”的画面。请你结合老许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为其拟写一段颁奖词。
小贴士: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言简意赅,自然流畅。
示例:您教子有方,孜孜不倦培养博士孩子,为校争光;您心怀学校,不畏劳苦收卖废品,将劳动所得倾情捐出,只为使学校的教学更高效;您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也许那一声声的“老许同志”便是对您最高的奖赏。
答案:1.(1)老许失望离开 (2)“我”找到老许,和他约定来取废品的时间 (3)“我”去参加东北边远山区小学重新修建落成仪式 (4)“我”知道老许身份,深受触动 2. ①“这件事儿虽然过去了”承接前文事件,用“虽然……可是……”的转折句式自然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深入描写;② 通过“绝不像王师傅说得那样简单”制造认知反差,形成叙事张力,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重要伏笔,暗示将有新的矛盾冲突或真相揭示;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强调老许的特殊性,奠定其核心人物地位。 3. 导演保留王师傅这一人物有诸多用意。从情节上看,王师傅对废品的争夺,制造了矛盾冲突,使情节波澜起伏,增添故事趣味性,如王师傅表示“你可是答应我,装修中的废品都归我处理”,让“我”陷入两难。从人物塑造上,王师傅对老许的误解和偏见,如他说“不知他咋想的,捡废品卖钱这个事儿还能成瘾”,与“我”对老许的好奇和探寻形成对比,突出“我”对老许的关注,也侧面烘托出老许的神秘,从而更好地塑造老许的形象。从主题表达上,王师傅的存在,更能凸显老许默默奉献、不被理解却坚守善良的品质,深化了“凡人微光”的主题。 4. 示例:您教子有方,孜孜不倦培养博士孩子,为校争光;您心怀学校,不畏劳苦收卖废品,将劳动所得倾情捐出,只为使学校的教学更高效;您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也许那一声声的“老许同志”便是对您最高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