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决定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将下面的标语补充完整,要求对仗工整。
书籍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探索、认知的积累,是人类求知的捷径。正像鸟儿要想自由自在地飞入云端,首先要振动自己的翅膀一样,人们要想更快更多地求得知识,丰富自身,就必须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多读书。
标语:鸟欲高飞先振翅,
(2)[设计活动]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名著知多少”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3)[建言献策]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其中一个同学各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 向校长提建议:
② 向同学提建议:
(1)[拟写标语]请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将下面的标语补充完整,要求对仗工整。
书籍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探索、认知的积累,是人类求知的捷径。正像鸟儿要想自由自在地飞入云端,首先要振动自己的翅膀一样,人们要想更快更多地求得知识,丰富自身,就必须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多读书。
标语: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要求知必读书
。(2)[设计活动]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名著知多少”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
活动四:
举办“名著在我心中”演讲会
(3)[建言献策]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其中一个同学各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 向校长提建议:
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② 向同学提建议:
乙同学,阅读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每天花一点时间读一点好书,不仅有助于学习,还能开阔眼界。做题之余,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好书吧!
答案:
(1)人要求知必读书
(2)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 举办“名著在我心中”演讲会
(3)①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②乙同学,阅读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每天花一点时间读一点好书,不仅有助于学习,还能开阔眼界。做题之余,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好书吧!
(1)人要求知必读书
(2)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 举办“名著在我心中”演讲会
(3)①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②乙同学,阅读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每天花一点时间读一点好书,不仅有助于学习,还能开阔眼界。做题之余,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好书吧!
2.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环境布置]请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用来布置活动现场的名句,并结合名句内容说明理由。
A.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C.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数据解析]活动中,小赋同学找到以下资料。请你描述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指标数据

(3)[观点阐述]活动中,同学们针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展开了讨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发表你的看法。
(1)[环境布置]请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用来布置活动现场的名句,并结合名句内容说明理由。
A.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C.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选C。“博学”即广泛学习,鼓励少年多读书以获取丰富知识,与“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主题紧密相关,适合布置在活动现场。
(2)[数据解析]活动中,小赋同学找到以下资料。请你描述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指标数据

示例: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2.1%,较2023年小幅提升。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80.6%,比2023年的80.3%高出0.3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9.9%,比2023年的59.8%增长了0.1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报纸阅读率为22.5%,比2023年的23.1%降低了0.6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期刊阅读率为17.1%,比2023年的17.5%降低了0.4个百分点。
(3)[观点阐述]活动中,同学们针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展开了讨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发表你的看法。
示例一:我不认同这一观点。在当今时代,只埋头读圣贤书,不关注外界,会使我们视野狭窄。比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若不闻窗外事,就无法了解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而且,了解社会热点事件,能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所以,我们既要读好书,也要关心窗外事。 示例二:我认同这一观点。圣贤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理,深入研读能让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当我们全身心投入经典书籍的阅读中,能更专注地汲取知识,像古代的大儒们,通过一心苦读,成为一代宗师。只有先把圣贤书读好,打好基础,日后再去关注外界,才能更好地应对难题。
答案:
(1)选C。“博学”即广泛学习,鼓励少年多读书以获取丰富知识,与“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主题紧密相关,适合布置在活动现场。
(2)示例: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2.1%,较2023年小幅提升。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80.6%,比2023年的80.3%高出0.3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9.9%,比2023年的59.8%增长了0.1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报纸阅读率为22.5%,比2023年的23.1%降低了0.6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期刊阅读率为17.1%,比2023年的17.5%降低了0.4个百分点。
(3)示例一:我不认同这一观点。在当今时代,只埋头读圣贤书,不关注外界,会使我们视野狭窄。比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若不闻窗外事,就无法了解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而且,了解社会热点事件,能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所以,我们既要读好书,也要关心窗外事。 示例二:我认同这一观点。圣贤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理,深入研读能让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当我们全身心投入经典书籍的阅读中,能更专注地汲取知识,像古代的大儒们,通过一心苦读,成为一代宗师。只有先把圣贤书读好,打好基础,日后再去关注外界,才能更好地应对难题。
(1)选C。“博学”即广泛学习,鼓励少年多读书以获取丰富知识,与“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主题紧密相关,适合布置在活动现场。
(2)示例: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2.1%,较2023年小幅提升。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80.6%,比2023年的80.3%高出0.3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9.9%,比2023年的59.8%增长了0.1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报纸阅读率为22.5%,比2023年的23.1%降低了0.6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期刊阅读率为17.1%,比2023年的17.5%降低了0.4个百分点。
(3)示例一:我不认同这一观点。在当今时代,只埋头读圣贤书,不关注外界,会使我们视野狭窄。比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若不闻窗外事,就无法了解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而且,了解社会热点事件,能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所以,我们既要读好书,也要关心窗外事。 示例二:我认同这一观点。圣贤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理,深入研读能让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当我们全身心投入经典书籍的阅读中,能更专注地汲取知识,像古代的大儒们,通过一心苦读,成为一代宗师。只有先把圣贤书读好,打好基础,日后再去关注外界,才能更好地应对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