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信息发布者:admin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2.第一朵杏花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3. 赏读仿写第六小节,积累内化课文语言。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赏读仿写第六小节。
教学
资源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 哈佛大学学习气象学博士学位 。
1920年任南京高师(后为东南大学)地理系主任。1936年以后任浙江大学校长。他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1928年,他在南京主持建立了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
    他任浙大校长时,支持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特务骂浙大是“共产党的租界”。
    他决定不去台湾而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建国后出任中科院副院长,7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竺可桢,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粮商之家。他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15岁时进入上诲澄衷学堂。他身材瘦弱,被同班同学胡适讥笑说他活不过20岁。竺可桢闻此话后下决心锻炼身体,风雨无阻。后来他的身体始终健康。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成绩取得赴美留学生资格后,认为中国万事以农为本,便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1913年他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其幼时即喜爱的气象学。其间,父亲和长兄先后去世,竺可桢克服经济困难坚持学习,直到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18年回国。他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等地教授气象学和地理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地理和气象工作者,所编写的《地学通论》是中国第一本现代地理学著作。1920年,他与当时中国第一个乘飞机上天的女性张侠魂结婚。1928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任13年间,他为浙大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提出“求是”二字为校训。抗战期间,浙大为避免陷入日寇铁蹄之下而向山区搬迁。竺可帧为选校址在外奔波,妻子张恢魂与次于竺衡先后病逝,浙大师生闻讯后均为之感动不已。抗战胜利后,竺可帧对浙大师生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爱国运动给予支持,所以在校内科学、民主和进步思想始终占上风,以致国民党特务骂浙大是“共产党的租界”。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竺可桢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要求,前往上海等待解放。
    1949年7月,竺可帧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在随后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郭沫若任院长)。他首先着手组织成立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又主持完成了划分中国自然区划、制定国家大地图案等工作。他还先后组织了多次大型综合考察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1962年6月,他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50年定居北京后,竺可桢开始着手研究物候学,于1963年出版《物候学》一书,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晚年,他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1974年2月7日,竺可桢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预习
设计
1.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熟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组词。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一大题。
3.阅读《补充拓展阅读》系列文章。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学生背诵高鼎《村居》、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咏柳》





2.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8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顷刻间:极短的时间。
(刹那间、一瞬间)
郑重:严肃认真。
郑重  慎重   严重
王阿姨做事一向谨慎,没有经过(        )考虑。是不会轻率处理事情的。
这个问题很(      ),一定要立即设法解决。
爸爸(        )地说,从今天其不再吸烟,看来他戒烟的决心很大。
3.齐读词语。
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7.练读课文。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2分钟)
1.第一朵杏花是在清明节开放的。课文主要写了竺可桢爷爷。
2.学生了解竺可桢爷爷的事迹。
【学习单1】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他几次看花呢?
2. 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
3.学习时间:5分钟

1.     学生自主学习。
2.     学生展示。
①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两次看花。
②第1——5小节讲了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孩子回答不上来;第6——15小节讲了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第16小节写了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细致地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6分钟)
1.自由朗读。
2.交流阅读感受:
①这是个排比句,句式整齐,朗读上口;
②通过写春风“吹绿柳梢,吹青小草,吹皱河水,吹鼓花苞”将看不见的春风写活了,既形象,又生动。
③ “皱”用得神奇。说到“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皱纹、皱眉等,很难将它和美好的春天联系到一起,但作者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写出了轻风轻抚河面的暖暖春意,而且让人头脑重立即就呈现出了微波粼粼的图画。
④“鼓”也用得巧妙。如果说成“春风吹大了杏树的花苞”,就无法让人体会杏树那勃勃的生机。
⑤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了一道道的波纹,小草苏醒了,探出了头来,风儿吹绿了柳梢,杏树的花苞胀得鼓鼓的,就要绽开了!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 春天来了,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
2.春天来了,柳树伸展开嫩绿的枝条,草儿也伸个懒腰从地底下钻出来,燕子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也都开满了花。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今天我们学习(板书:第一朵杏花)
3.板书课题,齐读。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出示词语:
  一株  泛出  仰起  吹皱  曾经
精确  估计  掌握  明媚  程度
郑重  绽开  大概  规律  兴冲冲
顷刻间  竺可桢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顷刻间,写几个近义词。
理解郑重。
完成词语区别练习。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练习与测试》第一题。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了课文,能不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课文主要写谁?
2.我们来看看竺可桢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师讲解竺可桢介绍)
3.竺可桢先生胸襟豁达开阔、治学严谨勤奋、待人宽厚至诚,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出示学习单】
4.导学:
(1)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几次看花?
(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次看花?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次看花?第16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根据提示,可以分为几段?
(3)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一定有更多收获。

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
课文中有一个段落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赏读。
时间像飞箭,转眼有时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1.你觉得哪些词或句子用得十分传神?读着这几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联想起哪个成语或诗句。
2.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发生了变化。同学们,春风还使得什么更美了?
仿写:春风吹红了(       ),吹开了(         ),吹(       ),吹(         )…
3.时间像飞箭说明(        )。
你还能说说时间像(      ),像(         ),也像(          )。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
☆☆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二大题,《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并阅读。

作业
设计
☆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
☆☆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二大题,《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并阅读。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2.第一朵杏花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竺可桢的优秀品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两次对话,感受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
教学
资源
竺可桢的生平
预习
设计
1.思考:从文字中你感受到了竺可桢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读品品。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
1.本篇课文写了竺可桢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两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一年前和一年后。
3.观察精确,一丝不苟
第二板块: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品质(30分钟)
1.默读课文,在最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圈、画、写)。

2.预设: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
1.自主学习。(5分钟)




2.展示。(6分钟)
【一朵一朵地数
  竺爷爷是走近了杏花才数的,这样可以数得更加清楚一下。
  四朵杏花开放的程度还是不同的。】
齐读句子。
1.     预设:“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①【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②小组练读对话,展示朗读。


③杏花只指单纯的花朵,而第一朵杏花并不停留于表面含义,其实是为了从竺可桢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件事,来说明他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
  齐读第六小节。
(二)
1.学生齐读第6——15小节。

1.自主学习。(6分钟)
2.展示。(8分钟)
(出示)2.①学生轻声练读,为句子加上提示语。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     )地说:“是。”
②预设: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③根据提示语练习朗读。
④学生展示分角色朗读。
3. 预设: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4. 预设: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5. 预设:“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6.齐读竺可桢爷爷的话。


7.交流自己的读后体会。
预设:我从中明白了竺爷爷是一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对待科学,从来没有半点马虎。
 我觉得竺爷爷是个意志坚强,热爱科学的人,在他生病时还不忘做记录。
 竺爷爷还很关心小朋友,他教我们做事情时要仔细观察。













8.有感情地、带着崇敬之情地再次朗读。


第三板块:总结迁移(7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预设: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竺爷爷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搞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我们做学问也要学习竺爷爷主动探索、精益求精的品质。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
3.  你觉得竺可桢是位怎样的科学家?

第二板块: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品质
(一)课文是怎样写出竺可桢观察细致,一丝不苟的?细读一到五自然段,在最有感触的句子旁做好批注。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1)出示: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
【学习单一】
①从哪里看出是精确观察?
②是啊,这样的观察才是“精确地观察”,
齐读这一句话。
③自学时间:5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随着学生的回答集体交流。
(2)出示:“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①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②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③第一朵杏花和杏花有什么不同?
小结:第一朵杏花是最早开放的杏花,它是物候变化的一个标志,这第一充分体现了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引读第六节。







(二)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2.齐读
任务驱动。
【学习单二】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自学时间:6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4.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5.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竺可桢爷爷的兴奋和激动?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6.“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7.大家猜猜看竺可桢爷爷还会郑重地记下哪些日子呢?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这一个个精确的时间离不开他长年累月的细心观察,也是他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的最好反映。【板书:精确观察 】
师出示竺可桢生平介绍。你们看!这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竺爷爷。他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从1917年开始,他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纪录的内容。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数据,这为他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巍巍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需要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苛桢】
8.自己读读想想,从竺爷爷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9.竺爷爷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我国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来,让我们带着对竺爷爷的敬意再一次齐读。
第三板块: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剩余练习。
☆☆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或《昆虫记》,在《好书伴我成长》上有所体现。

作业
设计
☆完成《语文练习册》和《补充习题》剩余练习。
☆☆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或《昆虫记》,在《好书伴我成长》上有所体现。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