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练习2  | 共几课时 
 | 2  | 课型 
 | 练习  | 
第几课时  | 1  | 
教学 目标  |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能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启发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未能在的丰富多彩。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了解大意。 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提高学生的钢笔字水平。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 
难点:理解人物描写词语意思,感悟词语本身的情感因素。 
 | 
教学 资源  | 相关材料: 
跟“看”的意思相近的词语: 
表示向四周看(环顾)(环视),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表示向上看(仰望),表示恭敬地看(瞻仰),表示注意力集中地看(注视)(端详),表示粗略地看(浏览),表示偷偷的看(窥视),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表示斜眼看(瞥),表示拜访地看(探望),表示上级查看(视察),表示仔细的看(观察),表示回过头看(回眸),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学生经验: 
有关“人的仪表神态”的成语,学生平时也有一定的积累,可在上课时开发利用。 
 | 
预习 设计  | 1.读《练习2》习题,完成练习。 2.读成语,查工具书明确意思。  | 
学 程 预 设  | 导 学 策 略  | 调整与反思  | 
第一板块:教学第一部分(15分钟) 
1.学生举例说明。 
 
 
 
2.学习书中实例,感悟词语感情色彩差异。 
(1) “紧盯”比“看”更显专注。 
 
 
(2)瞅、瞪、瞥、瞧、视、望、睹、观、观察、浏览、窥探、俯视、仰望、眺望、端详…… 
(3)学生读句子交流。 
 
 
 
 
 
 
 
 
 
 
 
3.学生完成选择题。 
 
 
 
4. 
(1)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看。 
(2)用“瞻仰”更能写出我们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和仰慕。 
(3)星期天,老师带领我们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前人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瞻仰。 
 
5.学生相互交流,找出含有“看”的字眼。 
 
 
 
 
第二板块:教学第二部分(9分钟) 
1.学生说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神态的成语。 
 
2.理解词语意思。 
风流潇洒:比喻人有才学,有风度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 
气宇轩昂:形容气度不凡,精神饱满。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仪态万方:形容姿态、容貌等在众多方面都姣美无比。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满面红光:形容人精神好,气色好。 
威风凛凛: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畏。 
相貌堂堂:形容人仪表形象好。一般用于男子。 
风度翩翩:形容人很有风度,举止洒脱。 
落落大方:形容人胸怀坦荡,举止自然。 
处之泰然:形容心情安定。 
习以为常:习惯了,就把它当作平常的事。 
 
 
。 
 
 
第三板块:教学第三部分(6分钟) 
1.明确题目要求。 
 
2.朗读这段话,明确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4.师生进行评议。让学生明确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5.在语文书上描红。 
6.掌握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0分钟) 
 
 
 
 
 | 第一板块:教学第一部分 
1.导入。 
   汉语词语相当丰富,有时同样的或者相近的意思,往往可以有很多的词语供选择。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2.学习书中实例,感悟词语感情色彩差异。 
 
(1)出示练习中的例子,问:小丽的爸爸给小丽怎样的建议?你怎样看待小丽爸爸的建议? 
(2) 爸爸还说:同是“看”这个意思,还有很多词语可供我们选用。你能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与“看”有关吗? 
(3)其实,尽管这些词语都有看的意思,但它们却不能乱用。教师示例: 
①她瞅了我一眼。 
②她瞪了我一眼。 
③她瞥了我一眼。 
三句话仅一字之差,你从中可以分别读出什么? 
(4)教师小结:这些词语因为在感情色彩上有差异,所以不能乱用。另外,在表示“看”的这么多词语中,它们也有意思上的差异,有时也有固定的场合、固定的搭配。 
3.请同学们看看练习中的选择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填空。 
4.重点指导“瞻仰”一词。 
我们登上中山陵,(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和陵寝。 
(1)“瞻仰”是什么意思? 
(2)这儿为什么要用“瞻仰”这个词? 
 
(3)你还能用“瞻仰”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下面词语中都含有与“看”意思相近的字眼,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睹物思人一览无余 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  登高眺远 
教师与学生互动商讨,了解以上词语的意思。 
第二板块:教学第二部分 
1.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成语,你能说出几个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神态的成语吗? 
2.学习新知识。 
(1)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相机理解词语意思: 
 
 
 
 
 
 
 
 
 
 
 
 
 
 
 
3.练习。 
(1)自由练读。 
(2)同桌的同学互相练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第三板块:教学第三部分 
1.出示题目,指名读,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这段话,明确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4.师生进行评议。让学生明确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5.让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6.掌握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抄写成语两遍。 
★★2.完成《一课一练》相关部分。 
 |  
 | 
作业 设计  | ★1.抄写成语两遍。 
★★2.完成《一课一练》相关部分。 
 |  
 
 |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