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诗共三节,描绘了三幅秋日图景,并选取其中一幅加以赏析。 课文描绘的这三幅秋日图景分别是: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语言描绘: 1.第一幅“农家丰收图”,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二是篱间背瓜果。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创造出了一种清静闲适的氛围。 2.第二幅是“霜晨归渔图”,包括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撒网,收鱼、摇奖。这些平常活动的画面,在诗人笔下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秋天就真的这么宁静、清远。 3.第三幅是“少女思念图”,写的是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活动,来突出秋天的一种清甜轻柔。 赏析示例: 第一幅“农家丰收图”。作者将山谷伐木置于首篇,丁丁之声悠远的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与听觉。真是一片室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渺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而这里却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伴随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情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像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和“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是“少女思念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辽阔,溪水清冽,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烦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得清静了,人在寂寞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力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一次他写的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从外景向内景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睛”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二 、 诗歌为了使诗句简洁而蕴涵丰富,有时会采用一些非常规的表达,造成陌生化的效果。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加点的词的表达效果。 1.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饱食”使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 2.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写出秋天不但给人们带来了丰  |
本页答案点评